今日要闻

“中国茶都”安溪铁观音秋茶飘香

发布时间:2024-11-23 来源:茶知识: > 普洱茶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10月中旬,已是寒露过后,即使是福建的天气,早晚也凉了许多。从北京飞往厦门的乘客们大都带上了外套。穿过浮云,鼓浪峪已在眼底,平静的海面环抱着这座美丽的海城。但这次行程的目的地并不是厦门,而且与它近在咫尺的安溪--中国铁观音的故乡,也正是采摘秋

  10月中旬,已是寒露过后,即使是福建的天气,早晚也凉了许多。从北京飞往厦门的乘客们大都带上了外套。穿过浮云,鼓浪峪已在眼底,平静的海面环抱着这座美丽的海城。但这次行程的目的地并不是厦门,而且与它近在咫尺的安溪--中国铁观音的故乡,也正是采摘秋茶黄金时节。

  虽然相隔不到百公里,两地却截然不同。从厦门机场一路向安溪走,路越来越窄,天也渐渐的黑了。海面消失了,甚至嗅不到海水的味道。盘环的山路,让人坐在车上摇来摇去的一路艰难地前行。快进入安溪县时,路堵了,正在修的公路只剩下一条车道,一位年轻的交警站在车灯前,一段一段地放行。很快,我们身后就排起了长长的车流。

  司机师傅说,这个时候去安溪,都是奔着铁观音来的,不是去品茶,就是去买茶。

  “八马茶叶、魏荫茶叶……”当一块块广告牌闪过时,车上的人都知道安溪快到了。大家也精神起来,扒着车窗想在黑幕中看看安溪的样子,这里为什么会有铁观音?

  安溪是座山城,环抱在丘陵之间,我们住在县城中心的边缘,却是在半山腰上,显得只有10几层的酒店格外的高。

  车刚刚慢下来时,一股茶香已沁入心底,冷冷的……

  中国茶都,是安溪县最热闹的地方了,就像北京的马连道。一座高高大大的主建筑,正门的台阶高高的,有10几层,走上去就像去教堂的圣殿。还不要早晨6点,茶农们已冲进一层的大厅,这里是毛茶交易市场,几百平方米的大厅顿时挤得满满的,除了茶农,就是茶叶,人没有下脚的地方。讨价还价,即使你只是去看看,茶农们也会投上殷勤的一笑,因为只要有人来,他们就有希望,一年的辛苦和梦想,都能兑换。

  杨增源才20多岁,眼睛红红的,提着个装满铁观音的大塑料袋站在市场的一角等着买主。已经是上午9点了,他才卖出了一斤毛茶,兜里只有几十块钱的进项。

  “我家离这儿不到30里,家里有一大片茶园,能产几百石(dan)毛茶。秋茶采茶的时间相对春茶长一些,从10月初,可以采到月底,但这寒露前后的茶最好,也能卖上价,往后过一天茶价就不如一天。所以家里10几口人,除了不能走路的孩子,都在整夜的忙。头一天上午采下的嫩叶,晒到晚上,就要经过10几道工序,做成毛茶。早晨,家里人用面包车把我送到茶都来卖,卖完了回家还是做茶。一家人在这个季节几乎一天也睡不了两三个小时,因为一年的收入全靠秋茶,正所谓春茶保本,秋茶挣钱。运气好的话有10几万的收入,全家一年的开销就不愁了。”杨增源边说,边用手翻着毛茶。

  “因为家里人手不够,还雇了三四个采茶女,人都是福建本地的。现在,雇人的费用很高,一天要开百八十元的工资,还要管吃管住管路费,采茶季后,送她们回家前,还要买点粮食、油,让她们带上,否则来年春天,人家就不愿来了。人工太高了,毛茶就要贵一些,如果一斤毛茶卖不到100元,就要亏本了。”杨增源担心茶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上价。

  毛茶市场上热热闹闹的叫卖声,把杨增源淹没在茶市中。东边的小门旁,已脱手大部分毛茶的茶农林大姐数着手里的钞票,连眼也不抬了。

 在离林大姐不远,还有个热闹之处,就是品茶处,这里品茶有个规矩,自带茶叶,还要交1元水钱。茶商们都挑了毛茶来“品”,品好了再去卖。一时间,热闹得有点乱。

  林嘉浒就是安溪县城人,他在中国茶都的二层经营着一家才10几平方米的小茶叶店,已经六七年了。自己收毛茶,然后加工、发货,货发到全国各地,但在北方,主要以石家庄为主,北京的客户不多,都是零星批一点儿。林嘉浒把收上来的上好的毛茶放在笸箩里挑着茶梗。他说,一斤毛茶挑下来,只能剩到五六两。茶梗和不好的茶叶都要挑干静,剩下的茶要色好看,味清香,形如观音。毛茶挑完后,还人拼配。香味不够的,还有进行再次烘焙,然后打包装箱发货。毛茶从挑茶到货到北京,大约要15天左右。

  一斤二三百块钱的毛茶,要是挑完成到北京,价钱也要翻上一两倍了。

  “上千元的毛茶,就是很好的了,一般都是我自己来挑和加工。做成上好的铁观音,香气厚重,色泽金黄,茶汤清澈见底。”说着,林嘉浒指了指手里正挑的茶,这些茶卖到北京要三千多块。

  林嘉浒原来是做室内装饰的。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欢喝铁观音,也懂茶。他说,安溪的铁观音太有名了,到这里买茶的人很多。父亲恰巧在12年前负责筹建中国茶都,茶都建好了,他也租了这家店面,做起了茶生意。生意虽不大,但每年都有10几万进账。但今年的情况不大好,可能是经济的原因,人工成本增加了,买茶的人却少了。

  在中国茶都,像林嘉浒这样的小茶商多如牛毛。每家店铺内,或店门前都会做着几个伙计抱着装满毛茶的大笸箩挑茶,来了买茶的人,只有老板去招呼,伙计们连头也不会抬。这在北京马连道是绝对看不到的风景。

  到了安溪看茶,有三家茶厂是不能不去的。那就是“八马”、“ 魏荫”和“安溪铁观音集团”。

  前两家可谓是传承有序了。不但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是正宗的铁观音的传承者。“八马”是王说,也称乾隆说;而“魏荫”就是观音托梦的魏说了。虽然是让皇帝和菩萨做了代言人,但所有安溪的人都相信这是真的,而这两家生产的铁观音也实在是最好。

  “魏荫”第九代传人,魏月德身着中式的绸褂,站在公司的大院子里等着客人。他不带我们去车间,却把人领到了院中的一个花坛。花坛里种的不是花,而是茶;奇怪的是茶不种在地上,也没种在花盆中,而是种在了一口大铁锅中。魏月德说,这正与二百八十年前观音托梦后的情况相同,我的祖先就把观音菩萨送的茶树种在了三口大锅中。

  他拈下一片茶叶说,真正的铁观音茶树上的叶子有明显的特征,就是叶片两侧可以看到指印,这就是观音大士托梦时,捏着茶叶送茶时留下的。

  谈起铁观音,魏月德当然很有发言权,他不但是魏说铁观音的传人,还是几届斗茶的“茶王”。他带我们来到公司的展室,指着一块写着“安溪铁观音合作社”的普用制招牌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我最早恢复制做铁观音的。

  现在的铁观音绝大多数是机械制作的,虽然清香爽口,但需要在冰箱内保存。久而久之,人们一提铁观音,就会与真空包装和冰箱连系到一起。其实,传统工艺制做的铁观音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很久都会香气不退,可惜的是真正能用传统技艺制茶的很少了,因为产量太小。说着魏月德拿了几泡浓香型的铁观音,沸水一冲,香气四溢,入口更是绵滑,回甘极浓重。

  安溪茶园是我们最想往的地方。从“魏荫”出发乘车到龙涓镇举源村,要60多公里,一路上都是丘陵。这里不像江浙、云贵台地茶园,一片片望不到边。丘陵上,有土的地方都种上了茶种,大的几百亩,小的只有几平方米大。每家每户的门前都会铺一块大席子,席子上堆满了摊晒的茶青。

  龙涓镇是产茶的大镇,而举源村又是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茶叶村。到举源茶场时,正好是上午10时,10多名工人正在将头一天采下的嫩茶叶进行加工。铁观音的加工工序复杂。大的工序有采青、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烘焙和簸拣。

  从举源村上山上的茶园,还要乘车走半个多小时,沿着盘山路越走越高,越高越险,一边是峭壁,一边是几百米深的山涧,土路只能通过两辆中型面包车。陡峭的岩壁上多是红红的酸性土。龙涓镇书记苏文田说,安溪地处丘陵,可以挡住沿海的海风,而东南季风又越过山脉带来大量的雨水,加上酸性的土,孕育了铁观音。在这里越高的地方产出的茶越香,品质也越好。走上山顶,是一大片茶园,上百的采茶女正在采青叶,一人一个编织袋,一把剪刀。

  采青要选鲜叶,一般采嫩芽及下面二叶,采青的时间选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时的光照最好。举源村的陈美莲说,她从七八岁就跟着父母采茶青,已采了40多年。采青叶是个辛苦活儿,一个熟练的采茶女,一天也就采10多年青叶,做成毛茶也就剩下三成。这里上百的采茶女大部分是村里雇来的,有福建的,也有外地的。

  陈美莲说,山顶的茶园有300多亩,其中有6亩是她自己家的,但也交给村里管理。每年有10几万的收入,足够供一双儿女读大学了。

  中午12时,山顶下山的路口处,采茶女的午饭已做好,一人一个饭盒放在桌子上,可还没有一个采茶女从茶园里走下来。

  回到举源村茶厂已快下午1点了,10多个师傅还在不停地干着活儿。

  厂里的铁观音传统制做工艺大师刘金龙说,采下的茶青直接摊在地面上晒。晒青的时间是在午后4时阳光柔和的时间。

  铁观音有返水的特点,刚采下的茶青晒后会打蔫,但只放到室内凉一段时间就会跟新叶一样,因为青叶梗、叶脉的水分会往叶面里补充,这也叫凉青;

  做青也叫摇青和摊青的合称,这也是铁观音制做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铁观音的香气不是通过烘焙,而是通过摇青完成的。摇青的师傅都是制茶在10年以上的老师傅,摇得多一分,茶就老了,少一分则香气不够,摇到什么时候好全凭师傅的感觉;把香气摇好后,再去炒青、捻揉、烘焙和簸拣,这样毛茶就制好的。但要上市,还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

  刘金龙说,铁观音是摇青成香、揉捻成形,烘焙定型。说着,他来到二楼的手工手间,把凉好的青叶放在吊在房梁上的大笸箩中摇起来,越摇越香,突然他停下手,拈起一片叶,说茶香已到了最高值,因为茶叶已成绿叶红边了。

  下午4点多,手工制作的一批上好的铁观音端上来。用渚沸的山泉水一冲,香气醉人。先是浓香甘洌。两三泡后,口感醇厚。五六泡后,香气虽已淡泊,却仍有回味。

  在回县城的路上,安溪县旅游公司的小林说,现在安溪的茶叶产值不及全县财政收入的二十分之一,已不是全县的主导产业了,但全县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茶,离不开铁观音。我们看到的龙涓镇还不是最热闹的,像剑斗村,在这个季节,已有很多外乡人住到村里,天天等着出茶,做出来一批就买光一批,因为那里的铁观音最好。

  我问他一片叶从采下、制作成好茶,到冲泡,再扔掉,不过20几个小时。其实,好茶就像人一样走过了一生,有少年猛壮,中年沉稳,老年淡泊。

  小林想了想说,好茶也像好酒,越陈越香……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