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2011-2012安徽茶叶市场情况报告分析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茶知识: > 普洱茶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的精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再度联手,举办了“2012年安徽市场读者喜爱的茶叶品牌调查”活动。活动历经三个月,本报和茶协分别派出记者、专家共走访了30多家茶企。

  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的精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再度联手,举办了“2012年安徽市场读者喜爱的茶叶品牌调查”活动。活动历经三个月,本报和茶协分别派出记者、专家共走访了30多家茶企。

  广大读者踊跃参与,收集票数达12000余张。通过来电、来信、网络三轮投票,从68家候选名单中,选出20家茶叶品牌进入了总评比阶段。经专家组综合评审,最终确定“2012年安徽市场读者最喜爱的十大茶叶品牌”。

  安徽是全国产茶大省之一,安徽茶简称“徽茶”,狭义而言只是指古徽州府所产茶叶,随着历史演变,现代“徽茶”,是广义的范畴,泛指整个安徽茶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茶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茶产业被列入安徽省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主要领导多次赴茶区调研,了解茶产业情况,支持茶产业发展,协调省直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今年皖政[2012]23号文件出台,据了解,这是自1986年2月2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向产茶区各行署、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发出“关于做好茶叶购销和出口工作的通知”以来,第一个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的专项发展茶产业的文件,它充分反映出省委、省政府对振兴徽茶产业的极大重视。

  目前,全省17个市105个县(区)中已有12个市58个县(区)产茶,涉及茶农300余万人,茶叶加工经营从业人员超过百万。据有关部门统计,2011年安徽省茶叶种植面积约208万亩,比上年增长15%;产量8.76万吨,比上年增长5.5%;产值46亿元,比上年增长27.8%。茶叶收入在主要产区占农民收入的20%。

  徽茶如何另辟蹊径

  如何力争“十二五”末,把全省茶叶一产产值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100亿元以上,综合产值达300亿元?答案是,面向两个市场,出口加内销。出口比例占据我省茶叶销量的大头。数据表明,2011年出口达 7956万美元,增长38.95%,出口额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由去年的3家增加至5家。 5家企业出口总额5537万美元,增长43.30%,占比69.58%。绿茶出口2.56万吨,出口金额7140万美元,分别增长24.62%和37.76%;红茶出口0.35万吨,出口金额818万美元,分别增长44.75%和50.30%。出口美国红茶2069吨,出口金额341万美元,分别增长72.39%和80.63%。

  显而易见,扩大徽茶出口就需要再另辟蹊径,更需要省政府加大对徽茶产业的投入。专家认为,我省应加大对徽茶产业的投入。省政府要设立徽茶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我省茶叶出口的扶持。鼓励“走出去”,学习外省经验,对企业赴国外、境外参展的展位费、参展人员费、交通费,商标国际注册等加大力度给予补贴。同时,还应加大对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扶持。省直龙头企业与市县同等对待,鼓励所有龙头企业积极申报茶叶加工技改、农业产业化、新网工程等项目及参展、展销等优先给予扶持、照顾。此外,加大发挥省茶协组织的职能作用,明确目标任务,由省茶协组织业内企业共同开拓国际、国内茶叶市场。还要加大信贷支持。商请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茶叶产购销加大安排信贷资金计划,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

  徽茶期待“龙抬头”

  从2003年开始,安徽省人民政府把茶叶列为全省十大主导农产品之一,明确由安徽省供销社牵头组织实施全省茶叶产业化工作。安徽省供销社积极参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组织的“121强龙工程”,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重点突破,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大龙头”,以带动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的提高。2009年3月底,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加快安徽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省供销合作社同期也发出“关于实施‘612’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棉花、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意见”,2011年底,省政府公布了《安徽省茶叶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省茶产业产值指标140亿元。

  作为茶产业发展的牵头单位,省供销社精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所传达出的以茶叶品牌为抓手带动全行业发展壮大的主旋律,正确处理地方保护与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的关系,引导茶农和茶叶经营者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盘活用好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做出成效。

  作为推进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省茶协联合开展“2012安徽市场读者最喜爱的茶叶品牌调查活动”。我们驱车2千多公里,走访30多家徽茶品牌企业,在积极宣传省政府文件精神的同时,引导企业认真掌握政策,鼓励企业超常规发展。活动持续3个多月,最终评选出十大茶叶品牌,6月1日-3日,将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012第二届徽茶品牌文化展”,为贯彻落实的典型代表进行表彰。

  近年来,我省相关职能部门还积极协办、主办、支持重点产茶市县地方政府举办各种形式的茶事活动,省供销社主、承办2012中国(安徽)国际茶博会,并与宣城市人民政府成功主办“2012安徽(宣城)茶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高峰论坛”,在各种各类展会上进行徽茶品牌的展示和参展参评活动,大力宣传安徽名牌茶,不断促进销售,积极组织参加北京国际茶业大会、香港澳门茶博会等。

  近年来,我省茶企还积极参加安徽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的评选。据了解,今年已有20多个茶叶知名品牌成为省著名商标,至少有3个进入国家有关部门最后评定阶段(其中谢裕大、猴坑已获得公布)。

  省茶协透露,为了加强行业协会的指导力量,省茶协将利用今年6月底换届的机会,吸纳更多的有社会责任感、品牌知名度高、发展前途广的品牌企业到协会中来,以在更多更大的范围内发挥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的作用,为安徽经济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徽茶品牌当自强

  进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叶是老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期,我国的茶叶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又一轮质疑,也让部分群体产生了还能不能喝茶的疑问。省供销社强调,茶叶作为食品要切实保证质量安全的严肃性、重要性、法律性和道德性。全省茶企要高度重视,引以为戒,一定要注重茶叶安全,构建产品质量可靠的可追溯体系。专家指出,如何保证老百姓喝的都是健康茶,要从源头抓起。

  一要保护好茶区生态环境。随着国家经济和茶产业的不断发展,有些茶区开发过度。虽然山高,但林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保护好茶园周边的森林植被,为茶树营造一个湿润多雾、光照短弱和土壤肥沃的优越环境,这也有利于保护茶区的鸟类、蛙类、蜘蛛以及肉食性昆虫,为抵制茶树虫害的大量发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生态环境优越的产地不仅茶叶品质好,还会因病虫害少而没有农药污染,茶叶优质安全。

  二要宣传普及茶园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加强对茶厂的管理和整顿,提高卫生条件,从源头抓起,严把质量安全关。

  三要建立、健全茶叶卫生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应包括从茶树种植到茶叶加工再到包装、销售的整个过程。茶叶生产管理部门应加强普及科学种茶和科学加工以及科学销售的知识,提高茶叶技术人员、茶农、茶厂工人的环保意识和质量意识。

  四要搞好部门联动,杜绝管理漏洞。农业生产资料管理部门应对茶区农药和肥料的供应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禁止将禁用农药和不适用的肥料带入茶区或在茶区应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内销茶叶的卫生状况进行严格抽样检验。对农药残留超标的茶叶禁止销售,并在货架上撤除。对无残留农药可予以特殊标记,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意识。茶叶流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茶叶经销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对卫生质量不合格的茶叶禁止销售,经销企业要注意改善茶叶的仓储条件,确保在销售过程中茶叶不被污染。茶叶出口企业应逐步建立生产基地,对茶叶生产、加工实行科学管理,确保出口茶叶在卫生质量上符合标准。

  五要加大对科研的投入。科研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茶叶中农药残留检验的正确性和快速检验技术,从技术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茶叶卫生质量保证体系。

  徽茶振兴指日可待

  安徽茶叶,一直是茶林之中的佼佼者。做大做强茶产业,实现茶业经济的新跨越,政府和茶企正殚思竭虑,砥砺奋进勇争先。

  数字显示,我省现有7000多家涉茶单位。目前,我省正在酝酿相关扶持政策,积极进行全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以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加大对徽茶产业重点品牌名茶的投入,是振兴徽茶的必由之路。以周边省份为例,浙江、云南、福建三省相继出台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每年省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5000万元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贵州省自2006年以来,利用国家、省及地方财政资金,已累计投入近19亿元支持茶产业,茶叶产量由全国倒数迅速提升到前几名。排在全国出口第二位的湖南,更是花重金鼓励茶企开拓国际市场,年出口茶叶已达到1亿美元。“要推动茶业经济大发展,就必须改变在茶产业投入上始终处在低水平线的局面。”因此,专家呼吁省政府设立徽茶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由省农委、省供销社、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协调发放。

  建立科学有序的宏观协调组织体系,有望被列上省政府的议事日程。省茶协有关负责人建议,省政府可赋予省茶协必要的职能和调控手段。主要是学习借鉴云南省普洱茶、福建省安溪铁观音、浙江省龙井茶等的品牌管理办法,由省茶协宏观协调,在省茶协内设立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四大名茶分会及其他名茶分会,省政府下拨品牌管理专项资金给协会,由省茶协专款专用。同时,加强重点产茶区茶叶局(办、站)的建设,集中精力抓好茶叶生产、加工的技术指导、管理和培训工作。从而形成由政府组织成立专门机构统一领导,行业协会负责统一协调,茶叶局(办或站)负责生产、加工、技术指导和培训的组织体系。

  省政府皖政【2012】23号文件的出台,为我省茶产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加强徽茶品牌建设,弘扬徽茶文化,振兴徽茶经济,已成为业内共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徽茶必将成为中国茶叶之林中的一朵灿烂的奇葩。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