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安徽省加大对茶叶出口安全控制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茶知识: > 普洱茶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安徽是全国产茶大省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茶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安徽茶叶的出口量和金额每年增幅都在20%左右,尤其是2010年,安徽地区共出口茶叶30386吨、货值8400多万美元,跃居全国茶叶出口第二位。安徽茶叶

  安徽是全国产茶大省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茶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安徽茶叶的出口量和金额每年增幅都在20%左右,尤其是2010年,安徽地区共出口茶叶30386吨、货值8400多万美元,跃居全国茶叶出口第二位。安徽茶叶产量大,优质品种多,全国十大名茶中安徽就占有四种。
   
  茶产业是安徽省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全省17个市105个县(区)中已有12个市58个县(区)产茶,涉及茶农300余万人,茶叶加工经营从业人员超过百万。茶叶收入在主要产区占农民收入的20%.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农业的产业方式,导致出口茶叶质量安全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年来,安徽检验检疫局以创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推动全省出口茶产业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对出口食品原料基地备案的新规定,安徽检验检疫局对照新规定,组织开展摸底调查活动。在休宁县20万亩茶园中,仅有7万亩茶园符合出口茶叶备案基地要求。与此同时,国外日益严格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茶叶的检测项目大幅增多,这些因素使刚刚进入春天的休宁茶叶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倒春寒".
   
  面对困难与挑战,安徽检验检疫局向当地政府提出了创建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几年来,在大力推进茶叶示范区创建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始终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各项工作中。

  近三年来,安徽检验检疫局围绕确保出口茶叶质量安全,先后在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清洁化改造、农资配送和病虫害防控网络构建等,参与了当地政府及创建领导组办公室12个规范性、指导性文件的制定和完善,在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有效性上提出了专业建议;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出口产品优质化"的原则,该局通过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控制和应急处置体系,形成更加完备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模式;通过抓"两头"来保安全,即抓好茶园基地来保证休宁茶叶"源头"的安全,通过加强"龙头"企业自检自控能力来保证外埠原料安全。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安徽检验检疫局逐步摸索形成了以"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监管主动、基层行动"为主要内涵的工作局面。2009年2月,促成休宁县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组以1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印发休宁县出口茶叶质量安全预警控制机制等六个机制规程的通知",并将"六个机制规程"进一步上升到了"六个体系"层面:把建立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作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前提,通过当地政府建立的县农资配送中心-乡镇农资配送站-村级专营店三级农资配送网络推动体系运行;把建立标准化体系作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基础,通过支持企业积极实施并获得相关认证推动体系运行;把建立监管评估预警体系作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核心,通过政府建立的县茶叶协会-乡镇植保员-村测报员三级病虫害监控网和安徽检验检疫局风险预警通报制度推动体系运行;把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作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关键,通过政府配置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推动体系运行;把建立技术支持体系作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保障,通过加强检验检测、企业人员技术培训,发挥专家和一线植保测报人员作用推动体系运行;把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作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根本,通过"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推动体系运行。"六个体系"的建立和运转有力地保障了示范区建设稳步健康开展。
   
  安徽检验检疫局在休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中探索出的抓"两头"、建"两网"、实现"五动"、构建"六体系"的工作模式,已成为休宁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的特色和"休宁经验"的精髓。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