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福建漳平:南洋茶成茶农“增收引擎”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茶知识: > 普洱茶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深秋时节,却不见半点萧然秋意。放眼望去,连片万亩的山坡缓缓起伏,一排排茶树依然是碧绿可人,茶丛间,一群活泼的村姑们正在辛勤劳作。 种茶大户沈恩洪告诉记者:漳平市南洋乡茶农种茶积极性持续高涨,2010年实现加工总产值4.07亿元,人均单项纯收入4950元

  深秋时节,却不见半点萧然秋意。放眼望去,连片万亩的山坡缓缓起伏,一排排茶树依然是碧绿可人,茶丛间,一群活泼的村姑们正在辛勤劳作。

  种茶大户沈恩洪告诉记者:漳平市南洋乡茶农种茶积极性持续高涨,2010年实现加工总产值4.07亿元,人均单项纯收入49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2%。而今年截至9月底,全乡又新植水仙茶面积达2500多亩。

  早在几年之前,记者曾采访过一度红火的南洋茶出现“卖难”的新闻。如今南洋乡茶农新植茶叶积极性为何高涨?

  昔日:各自为战,一盘散沙

  南洋乡土壤肥沃,宜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水仙茶种植。进入21世纪茶叶市场渐渐活跃起来,茶农种茶积极性高涨,老茶园得到垦复,新茶园不断扩大。2007年全乡拥有茶园面积2.08万亩,年产毛茶1365吨,全乡80%以上的农户都有种茶、制茶。

  然而,茶叶种植并没有给村民带来财富。老茶园多,管理粗放,制茶技术落后,生产的茶叶知名度不高,价格低。同时,各茶农之间相互交流少。即使个别茶农加工出质量上乘的茶叶,由于量少,也常常被外地茶商以低价收购,严重制约着水仙茶产业的发展。

  2007年,由于市场不景气,加上生产的茶叶质量普遍不高,又没有一个收购茶叶的机构,水仙茶销售低迷。“家庭作坊制作的水仙茶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有的茶农卖茶连工钱都赔进去了,很多茶农家里堆满了滞销的茶叶。”该乡北寮村农民技师邓长寿回忆说。

  而此时,安溪、华安等茶叶生产发达地区价格却连连上扬,售价高出水仙茶好几倍。

  南洋乡茶叶发展的出路在哪?

  如今:潜心探索,抱团作业

  为何一度遭受“卖难”的南洋茶农又兴起了新植茶树的热情?正在茶山定植的二女户林新章高兴地答道:“因为加入茶叶专业合作社后,增收有了保障,积极性就提高了!”他说,加入合作社后, 不用为不懂制茶技术、没有外销渠道而发愁。因此,今年他联合林新金、潘永金一起种茶30亩。专业合作社还给他们送来扶助金,帮忙联系贷款。

  林新章所说的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9月,是漳平市成立的首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南洋乡如今已成立茶叶合作社12家。

  2007年底,漳平市水仙茶行业协会、南仙茶叶公司等部门邀请在外乡贤、茶商和当地制茶能手共同探讨“漳平水仙”茶产业发展对策,最终达成一致,“抱团作业”,实现标准化生产。

  2008年,种茶能手王淼贵、沈恩洪等人倡议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但开始只有少数茶农响应。大家担心加入合作社会增加费用,而且自产自销惯了,对合作社这种新生事物弄不懂,也没信心。在村干部和一些有识之士的耐心说服、积极动员下,茶农们慢慢地打消了疑虑,愿意入社的茶农从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人。2008年9月,南洋乡茶叶专业合作社经工商注册登记,正式挂牌成立。茶农入社不收分文,只以茶山入股,便可成为该社社员。北寮村种茶能手王淼贵被社员一致推选为南洋乡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商标标志、统一外形包装的“五统一”管理机制。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