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2014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茶知识: > 普洱茶 > 普洱茶报价 > 大益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茶源网: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国春茶动态,正确研判2014年全国茶业产销走势,引导和推动中国茶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自2月中旬开始,联合全国相关主要产茶省和主销省(区、市)的茶叶行业社团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持续性行业调查工作。根据对调查材料


  茶源网:为及时、准确掌握全国春茶动态,正确研判2014年全国茶业产销走势,引导和推动中国茶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自2月中旬开始,联合全国相关主要产茶省和主销省(区、市)的茶叶行业社团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持续性行业调查工作。根据对调查材料的汇总与分析,现形成《2014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发布如下:

 

  一、2013年全国茶业产销回顾

 

  (一)生产

 

  2013年,尽管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别遭遇严重春旱与伏旱,但干毛茶总产量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达到193万吨,同比增加7.8%。除浙江、江苏因灾减产,其它省(区、市)全部增产。干毛茶总产值达到1106.2亿元,同比增加123.8亿元,增12.6%,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与此同时,茶园面积继续扩大,预计达到258万公顷,可采摘面积194.5万公顷,其中无公害茶园面积164万公顷,有机茶茶园面积15.2万公顷;高产优质的无性系茶树良种面积135.4万公顷,在茶园总面积的占比由上年的50.7%上升到52.5%,茶叶质量及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在茶类结构方面,随着市场的变化,绿茶和乌龙茶产量增幅明显下降,黑、红、白、黄各茶类增幅较大。2013年,全国绿茶131万吨、红茶15.64万吨、黑茶9.5万吨、乌龙茶23.43万吨、白茶1.23万吨、黄茶0.8万吨、其它茶11.4万吨,分别较2012年上涨5%、18.1%、19%、7.5%、20.6%、30.6%、12.4%。名优茶和大宗茶双双增加:名优茶产量85万吨,增9.3%;大宗茶产量108万吨,增10%;名优茶产值791亿元,增9.6%;大宗茶产值315亿元,增20.7%。

 

  (二)内销

 

  在内销市场上,黑茶、红茶、白茶依然是消费热点。黑茶涨幅最大:云南普洱茶因市场需求强劲,价格飙升,个别品种涨幅高达80-150%;湖南黑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藏茶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红茶消费市场依然火热,其中以正山小种、祁门红茶、云南滇红、坦洋工夫等辨识度高的传统红茶产品为主流。白茶消费持续升温,陈年老白茶的市场欢迎度较高。黄茶受益于第九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在湖南岳阳举办的强劲推动,发展迅猛。与此同时,绿茶、乌龙茶的消费增幅则有所减缓。礼品茶、团购茶销售量骤减,高端茶量价持续回调,市场空间被大宗茶的增长所填补。

 

  (三)外销

 

  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茶叶出口32.6万吨,金额12.5亿美元,平均单价3920美元/吨,同比分别上升3.92%、19.64%和15.13%,量价齐增,双双再创历史新高。绿茶、普洱茶出口同比增长,其它茶类量减价增。同时,受生产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中西部地区茶产业加速发展,茶叶出口的区域分布日趋平衡。东部沿海省份茶叶出口占比下降,湖北、贵州、四川等中西部省份茶叶出口大幅提升,茶叶出口成为这些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2014年截至目前全国各主产区春茶情况

 

  春茶总产量略有下降,质量普遍提高,市场供应充足,产品均价有所回调,佣工情况总体偏紧。

 

  (一)产量

 

  2014年初春,全国早春茶产区的天气状况以阴冷多雨为主,使早春茶采摘时间总体晚于去年,3月份的春茶产量比去年同期略降5-8%。进入4月以后,全国茶区全面开采,春茶进入上市旺季,产量快速增加,超过去年,但是由于江南、江北茶区大部遭遇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当月春茶总产量未能弥补3月份的产量缺口。据此推算2014年春茶总产量比去年略有下降,估计总产量在76万吨左右,降幅约为3%。

 

  1、西南茶区

 

  四川盆地天气状况平稳,川西南早春茶产区在入春后顺利进入采摘期,首批特早春茶于2月4日在乐山地区开采,2月14日、24日四川宜宾、雅安地区分别开始采制早春茶。其后,重庆巴南、万盛、荣昌等区县也陆续开采。今年重庆春茶受去冬今春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影响,2月12日永川区新茶率先开始采制,推迟7天左右。贵州地区天气以低温阴雨为主,气温持续偏低,极个别地区茶园第一轮萌发茶芽被冻死。3月8日,贵州六盘水地区开始进行规模采制,正式启动黔茶大规模生产。进入4月后,西南茶区天气转好,茶叶产量大幅上升。据贵州省2014春茶产销分析会最新统计:2014年贵州省春茶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将达20%左右,全省春茶预计可达6.5万吨左右。综合以上信息,加之对西南地区茶园面积与可采摘面积持续扩大的考虑,预计2014年西南茶区春茶总产量比去年增8%。

 

  2、华南茶区

 

  在华南茶区,广西是全国早春茶的主要产区,由于2月初至3月初有多股冷空气接踵而至,使其处于阴雨低温寒潮天气的控制,致广西春茶开采时间比去年推后约30天左右,后期天气转好,春茶生产未受到影响,产量略有增长,涨幅约5%。海南茶叶长期以来量产不大且基本稳定,今年早春茶已于春节前开始采摘,期间受持续冷空气袭扰,比去年同期减产6%,后期随着气象平稳产量略有恢复,总产量与去年持平。福建各地政府近年来一直通过控制茶园增速等措施稳定茶叶产量,根据三月底福建春茶开采情况及至五月初乌龙茶采制情况综合来看,2014年该省春茶总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广东地区近几年新建的茶园目前开始进入投产期和丰产期,据广东茶协介绍:2014年广东春茶产量将有较大幅度增产,估计产量会增加30%左右。综合以上情况推测,整个华南茶区春茶总产量应比去年略增约5%。

 

  3、江南茶区

 

  在江南茶区,雨雪天气对浙江乌牛早茶产区造成严重影响。据浙江茶协反映:2月中旬,浙江永嘉全县0.4万公顷茶园受冻害严重,受害面积达到40%,乌牛早头春茶减产40-50%。2月28日后,松阳浙南茶叶市场每日成交量从之前的200公斤陡然跃至2000公斤以上,至3月6日达到15000公斤,新昌新茶3月5日零星上市,3月10日金华地区开采春茶,比往年推迟一周左右。进入4月后,天气偏冷、雨水较多,浙江春茶产量较去年有所下降,降幅约10%。同时,江西茶协相关调查材料显示:今春受阴雨天气影响,产量约较去年减产10%。另据湖南茶协介绍,2014年湖南春茶总产量也较去年有所下降,降幅约5%。据此推算,2014年江南茶区春茶总产量约降8%。

 

  4、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的河南、陕西、山东,春茶开采时间较晚,产量方面较去年略有上升。河南信阳毛尖4月上旬开采,比往年略有推迟,集中上市时间为4月10-30日之间。由于前期干旱,茶树发芽推迟,清明节后阴雨不断,茶叶不能按时采摘,导致今年春茶产量大幅下降达20%。山东春茶集中上市时间在4月下旬,由于天气状况稳定,气温回升明显,虽然雨水偏少,但是各茶区茶农都有自主灌溉措施,预计今年春茶产量略高于去年。综合江北茶区各省上报数据推算,该区域内茶叶总产量降幅约在15%以上。

 

  5、江苏、安徽、湖北三省分跨江南江北茶区

 

  该三省均于三月中下旬开采并逐步集中上市。据三省协会上报情况显示:由于风调雨顺,江苏春茶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10%;安徽较往年呈稳中有增的趋势;湖北省整个4月超过二十天的阴雨,导致产量下降严重,预计降幅达到20%。据此推算,此三省当年春茶总产量的降幅也应约为15%左右。

 

  (二)质量

 

  由于今年低温雨雪天气大多发生在茶树抽芽前,因此对早春茶品质无害且有利,加之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加强监督,茶农对茶园的管护自觉性提高,以及田园管理、科学养护、制作工艺提升等因素,今年春茶质量普遍提高仍是主旋律。

 

  1、西南茶区

 

  四川早春茶抽芽及采制期内,天气与去年同期类似,因此茶叶品质基本与去年持平或略好。而据重庆茶叶商会介绍:重庆市由于积极推广茶园春茶蓄梢留养技术和茶叶标准园创建生产技术,种茶制茶科技水平得以整体提高,加上雨水充足,今年春茶品质优于去年。贵州茶协也反映:今年春茶因越冬期长,气温持续稳定,未出现极端温度,因此茶叶质量好于往年。

 

  2、华南茶区

 

  2014年,广西春茶受长时间低温阴雨、日照少气候影响,质量总体下降,外形色泽较差,内含物质少,口感水味明显。但华南茶区其它产茶省份受气候影响较小,未对茶叶品质造成影响,加之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监督,茶农的管护自觉性提高,以及科技防病虫害能力的增强,使2014年华南茶区春茶的整体品质得到了保证。

 

  3、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大部在去年夏季曾遭遇持续性高温晴热天气,受灾严重,但由于秋冬季对茶园的科学管理与修复,加上去冬今春的雨水充足,此外2014年清明前后江南茶区气温平稳,利于茶叶生长,因此江南茶区的春茶品质总体好于去年。

 

  4、江北茶区

 

  山东地区茶园因2012-2014连续三年均未受到冻、旱灾害的影响,茶叶生长势头稳定,品质基本与去年持平。河南、陕西等省茶协也反映今年产品质量相对稳定。

 

  5、江苏、安徽、湖北三省分跨江南江北茶区

 

  根据对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调查显示:江苏今春温度平稳上升,雨水丰富,质量有一定提升;安徽、湖北春茶品质得益于良好的天气状况与温度波动,2014年春茶品质也较以往有所提高。

 

  (三)价格

 

  大宗茶上涨10%,中档茶价格平稳,高档茶继续回调,平均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

 

  1、茶青价格

 

  2月初至3月中旬,全国早春茶鲜叶价格较去年呈稳中有升的态势。如四川乐山、宜宾等地鲜叶收购价格在92-140/公斤,均价为100元/公斤左右;浙江乌牛早早期鲜叶交易价格一度高达240元/公斤,后期鲜叶平均价格在160元/公斤左右。海南茶协介绍,海南第一批春茶原料因产量减少,价格较去年上涨了20%。3月中旬后,全国大部分产区进入采摘期,大多数价格平稳;与此同时,普洱茶在古树茶价格飙升的带动下出现大幅攀升,据凤庆县茶办介绍:从3月10日起全县鲜叶大量上市,最高价格达70元/公斤,每公斤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元。3月底,福鼎开园,白茶茶青价格达到了180元/公斤,较去年飙升一倍。进入4月份后,茶叶进入大规模采摘期,鲜叶供应充足,价格开始逐步回调。5月初,安溪铁观音开始采摘,茶青价格较去年降幅约5%左右。至目前,除云南部分古树茶原料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外,其它地区均回调至往年正常水平。

 

  2、成品茶价格

 

  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各产茶省春茶价格走势基本一致。高档名优茶价格较上一年回调15%左右,中档茶保持平稳,大众消费茶因人工成本上升而上涨10%。如贵州今年单芽高端茶均价250-300元/公斤,一芽一叶的价位保持在100-200元/公斤,千元以上的产品比往年有所减少;中低端和大宗茶价格及销量都稳中有升。浙江茶叶价格总体平稳,稳中略升:新昌龙井茶价格上涨10-20%;淳安龙井茶刚上市价格为800元/公斤,后期价格平稳。安徽今年的高档茶订单与往年相比减少近五成,面向大众的中低档茶市场需求稳中有升;已上市的中高档春茶价格超过450元/公斤,低档茶售价50-75元/公斤,价位在100-250元/公斤的中档茶叶最受青睐。安溪铁观音春茶价格较去年略微下降,降幅约5%。江西、四川等省参调单位也反映:受宏观经济与政策、市场消费和产品成本等综合因素影响,今年成品茶价格基本与去年持平。

 

  从分茶类来看,受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的影响,今春大宗茶价格普遍上涨,涨幅高低不一。绿茶中的明前茶因前期低温推迟采摘,生产时间缩短,产量有所下降,茶叶价格涨幅较大,约为15-30%。清明节后,随着全国绿茶的大量上市,价格开始调整,与去年同期对比基本保持平稳。但高端绿茶消费有待提振,价格回调幅度较大,总体调整幅度在15-20%。红茶生产区域分布较广,产量较大,根据对主流品种调查情况看,因春茶前期红茶产量少,价格出现上涨,但对总体价格影响不大。白茶主要集中在福建福鼎,其周边政和、白琳有部分量产,从白茶的几个等级原料分析,白毫银针前期涨幅较大,后期逐步回落,价格整体呈平稳或微涨态势。黑茶方面,云南普洱茶中的古树茶受资源稀缺和外围市场资金炒作影响,涨幅惊人,但因数量不多,故对市场无法形成全面带动;而湖南、广西、四川等黑茶市场供需平衡,价格也未出现大幅度波动,继续以10-15%的增幅持续增长。乌龙茶由于市场基础稳定,因此价格变数不大,总体平稳。

 

  (四)佣工

 

  各地茶叶生产与佣工矛盾进一步突出,前期采工短缺情况严重,虽然在春茶生产后期逐步得到缓解,但仍难以填补缺口,采工薪酬上涨约20%

 

  由于西南部地区农村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因此当地茶区采茶人员基本为留守的中老年群体。而在东部茶区,由于本地采工极少,因此目前大量通过省外招工来缓解佣工紧张的问题。例如:江苏茶区的采茶工多从安徽、河南等地调集,今年采茶工工资比去年平均增加了500元/人/月,月薪最低也要3000元/人。浙江采茶劳力继续短缺,生产成本继续增加,采茶用工高峰时,采摘劳力缺口都在50万人以上,其它如浙江新昌县的采摘人工成本从100元左右/人增加到120-150元(包伙食),同比增加20%;中档龙井茶的采制成本在75元左右/公斤。在安徽,四月份是茶叶采制的集中期,由于采制工尚未缓解,因此黄山、霍山等大部分地区开始引入广西、贵州等西南部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广东劳动力短缺情况也比较突出,部分地区采工缺口估计达到15%左右。汇总来看,全国劳动力短缺引发的薪酬上涨具有普遍性。

 

  三、2014年截至目前全国各主销区春茶情况

 

  根据我会对北京、广州、上海、济南、山西、辽宁等省的调查:2014年春茶上市偏晚,供应量充足;大众消费级的茶叶是当前春茶市场的主流产品;名优绿茶依然主导市场,但消费有待提振;品牌茶叶在茶叶消费中的占比明显提升;茶叶消费群体日趋呈年轻化态势。具体如下:

 

  (一)上市时间

 

  今年春茶上市时间普遍偏晚,比以往年份推迟10-15天左右,3月中旬,春茶开始登陆销区市场,至4月中旬,春茶才大批量密集上市。

 

  (二)品质、价格、销量

 

  根据消费者普遍反映,今年春茶外形匀整,汤色明亮,内质丰富,叶底鲜活,回甘持久,品质较往年有所提高;在价格方面,受国家政策及经济环境影响,高档春茶价格有明显回调,中档春茶价格基本持平,低档春茶与往年相比出现小幅上涨,增幅在10%左右,其中200-600元/公斤的茶叶比较受消费欢迎;销量则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所回调,市场人气有待提振。

 

  (三)产品结构和包装

 

  产品结构中,高档茶所占的比重有所减少,价格在250元/公斤以内的中档茶成为今年春茶的主流。从春茶品种看,江浙一带的绿茶仍然是市场追捧的对象,西湖龙井、大佛龙井、松阳香茶等品类依然是早春茶市场中的明星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几年的不断开发和挖掘,川滇绿茶、贵州绿茶因价格适中、品质优异,而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在包装方面则呈现出两个显著趋势:一是单泡装小包装、烟条装、纸袋简化包装等简便实用的包装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而过度浮夸的大包装、金属包装等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二是以企业、产品文化内涵为导向的品牌化系列包装逐渐流行,其定位准确、设计专业,与商品QS标识和企业二维码等因素进行组合,已逐渐成为今年茶叶包装方面的最重要趋势。

 

  (四)商户对2014年春茶最关注的问题

 

  从调查材料可以看出,今年商户的关注点普遍集中在普洱古树茶、滇红、福建正山小种、福鼎白茶、安徽祁红和湖南黄茶等热点流行茶;涉及茶叶品质的产区天气、采摘时间,运营成本的人工、运输等的价格变化幅度,以及销区的预卖价、运输条件及冷库等方面的资讯成为商户最关注的问题。

 

  四、2014年全年茶叶产销形势预测

 

  (一)产量基本持平

 

  根据目前汇总各方数据来看,2014年春茶整体产量较去年略有下降。根据2014年春茶产量占比上升幅度比照近年全国茶叶产量增幅推测,加之对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及消费市场景气度的考虑,预计2014年全国茶叶生产将与2013年基本持平或略增,产量估计在195万吨左右。

 

  (二)品质优于去年

 

  由于今春天气良好,各地茶园病虫害较少,茶树积累的营养物质丰富,加之各项茶园管理技术的革新,以及农技人员科技下乡、举办栽制技术培训班等举措,今年全国茶叶质量整体将优于去年。

 

  (三)产品结构继续调整

 

  六大茶类中,绿茶因其保健功能突出,消费认知广泛,消费稳定增长。黑茶、红茶等发酵类茶由于可以长期存储,且仓储要求不高,并且多酚类物质含量较少,极少苦涩味,口感更容易接受;对于商家来说,发酵类茶一年四季都可销售,而黑茶类更是年头越久售价越高,因此,预计发酵类茶的占比将有所上升。白茶与黄茶在产地政府的主导下,推广力度增大,市场份额持续突破,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乌龙茶一直以来是市场主流茶类,目前一线市场趋于饱和,消费群体正在产生变化,更多二三线城市热衷于喝乌龙茶,尤其是喝铁观音。另外,在不同级别的茶叶中,大宗茶消费成为主流,高端茶产销量占比将持续回调。市场规律引导全行业根据消费环境的变化进行思路调整,生产和销售更顺应市场消费需求的不同类别和档次的茶产品。

 

  (四)价格和包装将更加亲民

 

  高端茶售价持续回调已成必然趋势。公款消费、送礼之风杜绝之后,促使生产者和销售者将注意力转向普通消费群体,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买得起好茶。包装方面,商家也尽量杜绝奢侈,多以简易、环保的包装为主。

 

  (五)品牌企业广泛进入电商渠道

 

  随着O2O模式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品牌茶企开始在天猫、淘宝、京东、1号店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旗舰店,品牌茶企电商化成为品牌企业拓展销售途径的新方向和必然方向。

 

  (六)茶叶消费群体年轻化

 

  随着科学技术、信息传播以及大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日益重视,对饮茶保健的理念也越来越认同。2014年调查结果与往年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从消费群体的年龄组成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饮茶的行列。由此可见,茶叶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正逐渐成为潮流。

 

  五、相关建议

 

  (一)控制茶园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

 

  2013年,全国一年增加16.9万公顷新茶园,为近5年来最多的一年,使未开采茶园达到63万公顷,创历史最高水平。为此,建议政府在引导和扶持当地茶业时,应控制茶园面积盲目扩大,防止因产能过剩而造成产大于销、农民卖茶难等问题,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运用现代茶叶管理技术,推广无性系良种,培养有机、生态茶园,派专员到茶区指导茶叶生产,提高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严把质量关等方面,提升茶叶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引导地方茶农由种茶转为卖茶,由生产型向营销型转变。

 

  (二)推广机械采制,控制采摘成本

 

  就今年春茶调研情况看来,劳动力短缺现象凸显,采茶人员不足,采茶成本上涨,茶青下树率低,造成茶园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为此,建议加快名优茶采茶机具的研发以及山地茶园机采、机剪技术推广,提高茶青下树率,同时配套茶园作业道路,减轻采摘劳动和运输成本。

 

  (三)调整产品结构,增加科技含量

 

  受消费多样化及国家政策影响,近两年来茶类结构和各档次茶叶的结构均有所变化。建议各地政府扶持当地茶叶龙头企业顺应市场变化,适当压缩高端礼品茶的生产规模,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茶产品,并加大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力度,研发新产品和衍生产品,提高竞争力,开拓新市场,保持产业链健康发展。

 

  (四)提高综合开发,延长产业链

 

  各地政府还应针对当地特色茶类,结合本地文化特点,进一步进行茶产业升级。将茶业资源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积极营造茶文化氛围,开发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生态农业新模式,延长茶业产业链,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拓展销售渠道,破解卖难课题

 

  针对全国茶叶行业存在的产销信息不对称、卖茶难等问题,建议各产茶省市政府、茶业协会等加强对本地茶叶的宣传力度,努力创新交易方式,主动积极走出去,搞好产销结合、农超对接,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努力拉动内需,扩大出口,解决茶叶的销路问题。茶企可在维持现有经营的同时,探索销售模式的变革与提升,将传统销售模式与电商模式结合、将现场销售转化为网络社交圈销售,由传统的单一销售转为知识普及、茶品定制等的综合服务,积极利用互联网、微信等时尚营销方式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同时为茶叶销售带来更多年轻化消费力量。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