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普洱茶的厚是在评鉴一款茶时经常用的术语,也是老茶客忽悠新茶客的利器。茶气啦,厚啦,滑啦,喉韵啦,这些词是老茶客必备,幸亏喝普洱茶的MM少,不然被老茶客忽悠得一愣一愣的MM就多了。如果再加点舌底鸣泉,无味之味,更加令人莫测高深了。然则,诸位请告诉我什么是厚?我来问几个问题:
第一,班章厚不厚?
第二,易武厚不厚?
以大滇飞扬无聊的辩证法,以上问题都是陷阱。在不限定条件的情况下,以上问题无解。无论说YESorNO,都有足够的理由给你0分。我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描述自己的看法,当然,按照大滇的逻辑,以下说法并不是真理,只是从现象引发的思考。
从厚到薄,从薄到厚。厚等于稠?如果厚等于稠,那么,加大投茶量,提升浓度,就能体会到稠?应该说:厚从两个方面描述,第一是感觉到稠,这个有浓度方面的含义;第二是茶汤对口腔的刺激,让口腔或者喉部感觉到饱满。
厚与薄的对比,我来用具体的茶对比,02年笋壳砖可以做为薄的典范,09年老茶头也可以。XX的典范之一,XX也可以。
薄的典范,即正常泡法下,让人无法感觉到厚。这个并非加大投茶量,增加浓度就能给你带来饱满的感觉。作为生茶的厚,我们有太多的典范,包括大家非常喜欢的忙肺,厚是自然的反应,并非要茶汤浓度很高,也并非一定要苦涩,茶汤一入口,让你整个口腔都充满了茶的味道,这就是厚。咀嚼茶汤,让你感觉到茶汤有一定的浓度,稠,这也是厚的一个方面。在泡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茶汤从厚变薄的过程,然后水味出,一泡茶中止。而陈化过程中,我们也经常有发现,口感薄的新茶经过陈化,口感变成了醇厚,而新茶厚的,经过存放,变成了薄。当然,这就是杯具了。
在杯具和洗具之间,太多人归结为宿命,或者说偶然、运气之类。实际上,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们下面就来说下导致发生这些情形的原因。休息5分钟,喝一泡茶。
大滇的方法论,分析茶的任何方面,都从原料、工艺、存储、泡法着手,经过各种PK,多次试验,得出某些不那么可靠的结论,有结论总比没有结论好,哪怕一个不准确的结论,反复比较试验后,从1.0版本的结论到9.9,总能趋于完善。
原料方面,我们说,易武台地茶,较易显示出薄味,对新茶来说,通过泡法的调整,可以在某几泡出现较厚的口感,但总体印象是薄。但是,通过存放,经过陈化,如果只是因为揉捻较轻的原因,后期会体现出厚来。易武的醇厚,不那么张扬,通过岁月,很平和地展现出来。存放效果,使我惊奇的,就是易武。如果有人给我说,易武新茶的厚度,我会在心里嗤笑。但对5年以上的易武,我会正视它的厚度。工艺正常的情况下,从薄到厚,基本上是易武台地茶的必然。今天的薄,那又如何?我是坚定的易武主义者。
关于蛮砖小树,我的评价是厚。大树茶不评论的原因在于:无论是麻黑还是蛮砖,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当然主要是说春茶,秋茶的薄是相对于春茶来的。蛮砖小树,春茶和秋茶相对于易武来说,都是可以称为厚的。而刮风寨小树,5泡的精华后,留给我的印象是薄。但,这有关系吗?今天的薄,会变成明天的厚,这就是我可以肯定某些茶的原因。新茶之间波峰和波谷转化的突兀,经过岁月陈化后会变得流畅自然。
同样,从原料来说,如果较多使用树龄很短的台地茶,口感上的薄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基本上10年之内的高海拔地区台地茶都会给我高扬的香气以及薄而气短的感觉。有人问我低海拔地区的茶怎么样?谢谢,我没有喝过,不了解。看看外形就不喝了。如果非要台地,那么请尽量选择30多年类型的老台地茶,他们在耐泡方面,不输于很多大树。表现的特征,也会持续给予厚的感觉。新品种的茶树在外观方面较显毫,产量高,但是底蕴方面,似乎总有些浮躁的张狂!然后,我们再说大树茶的薄。
一口把台地茶打死,把大树茶捧上天,不是客观的做法。事实是,虽然,大树茶有先天的优势,根深树大,但是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你根有多深,我们都有办法让你变薄。办法就是:勤奋地采摘,不舍昼夜。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就能把公认厚实的麻黑茶变薄,也能把班章变薄。过度地采摘,让许多熟悉的茶渐渐变得陌生。名山?嘿,名山,就是这么个,只要有钱,都可以上的茶!为了寻找厚度,只能继续奔走那些人烟稀少的茶山。
文/大滇飞扬
您可能敢兴趣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红茶控看过来!红茶种类那么多,爱喝红茶却不懂吗?
2021-06-14 15:36:53
日本人寿命全球最长 WHO:与日本抹茶功效有关
2021-06-12 15:16:44
为茶业注入新生命 他带动疯阿里山高山茶
2021-06-12 15:09:29
【图】茶叶制茶方法工艺流程图如何?
2021-06-12 13:56:15
茶叶品种分类好简单,红茶等级、产地、茶款一定要会看
2021-06-11 09:22:18
台湾蜜香红茶|台湾蜜香红茶功效与作用
2021-06-11 00:39:46
台湾日月潭红茶制茶6步骤方法
2021-06-10 22:41:53
熟成红茶好喝的秘密?专家带你从原料端看行销手法!
2021-06-10 13:19:41
世界茶种类大全,6款常见下午茶的味道特徵和风味特点
2021-06-09 18:23:55
红茶也有分等级?认识世界知名茶种
2021-06-09 17:09:59
被过度吹捧?茶叶专家解释为何大吉岭茶是红茶的正统
2021-06-09 15:55:52
台湾高山谷芳有机茶园 品一口土地的芳香 有机茶
2021-06-09 15:37:28
一杯有机好红茶的制茶过程成长史
2021-06-08 22:55:40
日月潭红茶赛「一条龙」较劲 採茶到焙茶比功夫
2021-06-08 17:16:19
传统全校采茶体验大悟、撒哈拉小软萌有礼
2021-06-08 16:57:07
中国博大精深汉学中医底蕴深厚 帝王级茶膏「龙裕泰」
2021-06-08 09:29:02
“一饼茶一辆宝马” 高档茶叶在中国作为一种送礼手段
2021-06-08 09:24:05
全台乾旱 春茶採收量锐减茶农苦哈哈
2021-06-07 23:48:49
绿茶、乌龙茶和红茶都生长在同一棵茶树上?专家解惑
2021-06-05 16:32:31
英德英红华侨茶场英红九号红茶品种和英红九号分级
2021-06-02 15:48:31
印度大吉岭产区红茶分级
2021-06-01 17:17:57
印度大吉岭红茶产区海拔和著名茶园风味特点
2021-06-01 15:52:20
阿里山高山茶去年底雨水少不发新芽 茶产量少3成
2021-06-01 14:41:06
嘉县阿里山高山茶春季优良茶竞赛 成绩公布
2021-06-01 14:28:35
正视气候变迁 别让肯亚红茶的美味成为记忆
2021-05-29 15:26:19
三芝茶旅 背起茶篓跟著返乡「中年」採茶趣
2021-05-27 20:06:29
老茶园变身亮点茶庄 林玉萍如何打造「茶服务业」?
2021-05-27 19:51:18
歌手林语菲老家1.4万坪茶园缺水欠收 又碰疫情打击短收近千万
2021-05-27 19:43:58
梨山茶农中年转行 不眠不休学做茶盼更精进茶艺
2021-05-27 19:27:07
阿里山高山春茶评鑑 上意茶业夺双奖
2021-05-27 19:25:18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