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历史上只有晒青绿茶的云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引进省外技术,开发研制成功了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酶绿茶,改变了大叶种晒青茶苫涩味重,“云南大叶茶不适宜制绿茶,难于制好绿茶”的结论,形成了一大批优质名牌“滇绿”,一度成为云茶的主要茶品。
近几年来,随着普洱茶的复兴和热销,我省茶叶产业呈现出增产增效、增值增收的繁荣局面。据省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06年底,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371万亩,比上年增加43.6万亩,增长13.3%;茶叶产量13.8万吨,增加2.2万吨,增长18.9%。全年茶叶综合产值155亿元,增加30亿元,增长40%,其中工业加工及运销增加值71亿元.增加22亿元,增长44.9%;出口1948万美元,增长12%。茶农纯收入达24.4亿元,人均4.7元,比上年增长124元。这样的增长速度,这样繁荣的茶业景象,在我省的茶叶发展史上是少有的。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及茶区各级于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发我省茶资源优势的结果,是我省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的再现。
在茶叶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作为一名为云南茶叶产业发展努力了几十年的茶业热心人,笔者一方面为云茶的兴旺而高兴.另一方面对当前云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十分关注。现将有关问题提出来与业内人士商洽。
如何看待当前的“普洱茶热”
日前,“普洱茶热”正在云南各地兴起,并迅速向全同各地推进。喝普洱茶、谈普洱茶,用普洱茶为礼品、投资普洱茶产业,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面对这样的“普洱茶热”,社会各界议论很多:“这样的普洱茶炒作,热得正常吗?”“普洱茶热怕是来得快,去得也快。”面对各种广告及宣传,消费者纷纷发出疑问:“普洱茶有那么神吗?”等等。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如何看待目前出现的普洱茶热?
首先,“普洱茶热”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根据我省对野生条资源、栽培型古茶园及茶叶发展历史的考察研究,大叶种茶叶作为茶叶饮料家族中的一员,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普洱茶”形成并作为商品进入人们的消费领域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普洱茶的运销和饮用消费到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在我省滇西南茶区的古茶山,有着很多茶树年龄在三五百年以上、面积成千上万亩连片的古茶园,这在我国茶区可能也是绝无仅有的。历史上,云南茶叶的种植都是自然坡地的直生苗种植.加工都是晒青毛茶,为便于运输外销,生产紧压茶,如沱茶、砖茶、七子饼等,在长期的长途运销中自然地产生了“普洱茶”。这种生产、加工、销售和饮茶
方式,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这样讲,历史上云南茶叶主要是普洱茶和晒青绿茶。那么,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普洱茶,为什么会在一段时期后沉寂下来呢?主要原因:一是普洱茶的消费在历史上主要局限于宫廷、上层人士和边销藏区,消费面没有绿茶、红茶那么广。普洱茶自清朝康熙年间开始上贡朝廷,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对此描述:“每岁入贡,民间不易得也”。二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云南茶叶生产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出口和边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茶叶界普遍认为云南大叶种茶不适合生产绿茶,最适合生产红茶,国家商业部划定云南为”红茶区”。为了出口创汇和保证当时苏联、东欧对茶叶(红茶)的需要,为了保证藏族地区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需求,云南必须按计划完成“滇红”和边销茶的任务。历史上,我省红茶每年出口近万吨,边销茶生产每年2800多吨。三是对普洱茶的认识不足,很长时间内主要侧重于绿茶的开发。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加快“滇绿”的开发,引进了省外“烘青”、“炒青”、“蒸酶”等绿茶生产工艺,使我省的绿茶生产上了一个台阶,也创出了不少“滇绿”名牌,推进了云茶的发展。由于上述原因,加上普洱茶类归属等问题,普洱茶作为一个茶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尽管如此,普洱茶由于自身的客观价值及深远的历史影响,它始终没有被湮灭,一直在云南这块大地上生长着,井一直活跃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一方面,作为边销茶的普洱茶,它是藏民族和其他以牛羊肉奶为主要食物的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对藏区和西北地区的供应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另一方面,在港澳台地区,普洱茶的收藏、饮用也一直十分兴旺。沱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也是一个著名的品牌,上世纪70年代,为满足港澳台和国际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等有关方面试制成功渥堆普洱茶,俗称熟普洱茶。通过人工渥堆,加快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创新了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并在1975年正式批量生产。到上世纪80年代,普洱茶每年出口达15)0吨左右。1988年12刀到次年1月,由季野先生带队的台湾茶艺赴大陆观光团一行14人到云南西双版纳、下关茶厂,对普洱茶寻根溯源,探讨普洱茶的奥秘。1993年4月4日至10日,当时的思茅地区举办了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暨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有9个国家和地区及大陆3个省市自治区的181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一节两会”。从这两次活动开始,“普洱茶热”就在港澳台及广东、云南等地悄然兴起。到1999年,普洱茶出口达2414吨。进入新世纪,普洱茶生产地每年都有大量涉及普洱茶的茶文化活动和普洱茶交易、研讨活动,“普洱茶热”开始从港澳台、广东、云南波及全国一部分城市和国外一些地方。
其次,“普洱茶热”的出现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盛世兴茶业”。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安定和进步,才能带来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兴旺发达。饮茶品茶是一种很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方式。改革开放20多年后的今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人们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经济逐步富裕,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休闲时间越来越多,饮茶品茶玩茶成为一部分人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以茶会友”成为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茶文化的兴起也就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再次,“普洱茶热”也是普洱茶自身功效的体现。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制作而成,这个茶种具有独特的茶叶性状和茶叶有效成分,经过独特的后发酵制作加工、存储,形成成品茶。在长期的生产、加工和饮茶实践中,人们总结出茶树种植、茶叶采摘、茶叶加工等一整套方法,总结出储存、饮用的茶艺。喝上一杯正宗的陈年普洱茶,那种琥珀晶亮的汤色,浓郁的陈香,醇滑的回甘,可以让你真正享受到喝茶品茶的乐趣。普洱茶的降脂减肥和延缓人身衰老的功效,越来越为人们认可。伴随着现代人保健、养身的时尚追求,普洱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有专家总结普洱茶为“解渴茶水,健康饮料,修炼饮品,艺术茶道”。
历史的积淀,精神的享受,健身的功效,社会的进步,催生着“普洱茶热”。当然,我们在看到“普洱茶热”的必然性的同时,也应看到,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些不科学或夸大其词的炒作,出现了一些追风盲从、人云亦云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需要积极引导、严肃指正,以科学的态度释疑解答,实事求是地宣传,使“普洱茶热”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
如何评价我省的各类茶园
近几年来,随着古茶园、古茶树的发现和开发,“古茶”的身价不断飚升。这里说的古茶,即古茶园或古茶树生产的普洱茶。古茶园、古茶树采摘的晒肯毛茶斤价,从原来的几元升到日前的几十元、上百元,甚至数百元。在这同时,我们也不时地听到一种说法:“制作普洱茶,古茶质量好,台地茶不行。”有人甚至极力贬低原有的台地速生丰产茶园。这就提出了一个如何评价我省现有茶园和如何发展新茶园的问题。
根据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三州市的普查结果,三州市有百年茶园287194亩,野生茶树分布134万亩。全省总数尚未见到资料,估计比此数略大。据有关资料,1950年我省有茶园面积16万亩,茶叶产量2500吨(估计当年统计时,部分古茶园因荒芜未统计在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省茶园快速发展,尤其是1974年全国提出建设5万担茶叶基地县,新茶园种植掀起热潮,到198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39.5万亩,产量达1.78万吨。上世纪8O年代,在建设茶叶山口基地,大办乡镇企业茶场的带动下,规模化速生丰产茶园迅猛发展,到199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240.6万亩,产量达到4.48万吨。10年间增加面积100万亩,增产27万吨,10年产量增1.52倍。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提高茶园单产,到2000年,全省茶园251.1万亩,产量达7.9万吨,10年间面积仅增10.5万亩,新增产量达3.42万吨,增长76.34%。2006年。面积达371万亩,产量13.8万吨。6年年均增加面积20万亩,年均增产近1万吨。
根据近几年笔者多次对野生茶树、古茶园、速生丰产茶园和新植无性系茶园的考察,我省滇西南地区,主要是澜沧江下游地,集中分布着大量野生茶树资源,这充分证明云南是茶叶的原产地。这些野生茶树是宝贵的茶叶种质资源,必须严加保护,严禁砍伐和采摘制茶,其中一批野生大茶树(茶树王)要作为古树名木挂牌。
全省约30万亩的古茶园(栽培茶树达百年以上拟称古茶园),是我们的先人留下的宝贵的茶叶财富。由于古茶园茶树生长在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并形成高大乔木,虽然产量低,但制成茶叶具有独特的风味,具有较高的饮用价值和商业价格。对这样的“古茶”,给予较高的评价不为过。这些古茶园要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地加以管理,合理地进行开发利用,以带动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兴起。
上世纪8O年代前发展起来的100多万亩老茶园,当年基本上是以自然坡地种子播种或直生茶苗种植而成,茶园不规范,产量也不高。这部分茶园要分别根据具体情况,有些植株稀少,树龄较大的茶树,可任其自然生长,适度采摘,逐步使其成为乔木型古茶树;一些植株密度较好,立地条件平缓的老茶园,可改土改树改园,发展成有机茶园,提高产量。总之,要反对盲目用台刈的方式改造老茶园,通过科学管理,使这些老茶园逐步成为自然生态型的古茶园。
要正确评价、科学管理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100多万亩台地速生丰产茶园。这批全国,种植规模连片,密度较高,茶国保土保水保肥,茶叶单产高,便于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是目前全省茶叶产量的骨干基地。可以这样讲,没有这批茶园,就没有目前我省的茶叶产量和产业。这些茶园与老茶园、古茶园相比,除了由于茶树密度高,形成灌木状树形外,其它如品种品质,海拔气候,立地条件与古茶园、老茶园大体相同,只要科学管理,同样能生产优质普洱茶。那种认为“台地茶做不好普洱茶”、“台地茶做普洱茶要不成”的说法是不对的、不科学的,应予纠正。这部分台地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行有机化、无公害管理,尽量多施用农家肥、复合肥,不用或少用农药,使用有机农药、无残留农药,生产出有机茶和无农药残留、无公害茶叶,做到产量适度,质量上乘,继续发挥它们在云茶产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茶叶效益的不断提高,群众种茶的积极性不断高涨。近6年发展了80多万亩茶园,这些茶园基本上是无性系良种(全省累计无性系良种达105万亩),栽种质量、生长环境都较好,随着这部分茶园的陆续投产,我省茶叶产量、产值将继续迅速增长。
当前如何指导茶在扩大茶园种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有三点想法提出来供专家、企业家、茶区干部群众商洽:一是新植茶园不宜强求连片规模化,提倡在适宜种植区开辟茶园,宣大则大、宜小则小,保护原有生态植被,创造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种植立地条件好的缓坡地宜搞台地茶园,并适度稀植。立地条件差、坡度较大的茶园可考虑按自然坡面打塘种植,建设生态茶园;三是选择良种,为满足普洱茶原料的需求,选择适宜制作普洱茶的大叶种茶,台地茶可用无性系良种、自然坡种植,可采用群体种、直生苗种植,发展原生态乔木型茶园。
如何建立云茶产品的合理结构
云南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各类茶种都能生长,土生土长的大叶种茶又具有多种优良的种质特性。这些优势决定了我省能生产多品种茶类,云茶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历史上只生产普洱茶的云茶,上世纪30年代开始开发红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滇红”,享誉海内外。这些名牌“滇绿”至今仍然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并出口国际市场。此外,还成功生产了茉莉花茶、乌龙茶等等。所有这些创新成果,为改变我省上世纪90年代云茶销售困难的局面作出了贡献。
随着“普洱茶热”的兴起,普洱茶产量不断跃升,上世纪80年代山口普洱茶达到年均1500吨,上世纪90年代末达2400多吨。进入新世纪,出现快速发展。据省有关部门统计,20OO年全省普洱茶产量达9800吨。2006年全省茶叶总产13.8万吨,其中普洱茶约8万多吨,占58%;绿茶4.3万吨(不包括普洱茶原料),占31%;“滇红”13万吨,占9.4%;其它茶0.2万吨,占14%。目前普洱茶热销,价格也好,适当多生产普洱茶是应该的。但必须看到,“滇红”、“滇绿”也是云茶的优势产品,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有一定的地位,还要看到市场消费需求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云茶的产品结构一定要按市场的需求调整,不能人为丢失“滇红”、“滇绿”的市场,只要市场有需求,即使“滇红”、“滇绿”的经济效益差一点,也要满足客户需要。笔者在考察中,不少茶叶加工企业的同志反映,我省夏秋季阴雨天气较多,阴雨天不可能把茶叶都做成晒青毛茶,相反,制作“红茶”、炒烘青茶、蒸酶绿茶,恰好避免了阴雨带来的制茶困难。为此,云南在重点发展普洱茶的同时,必须保持“滇红”、“滇绿”的生产和销售,保住国内外的既有市场。云茶的产品应建立普洱茶、“滇红”、“滇绿”、花茶等多种茶类的合理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各类茶的比重会有变化,但总体格局不会变。多品种结构对茶叶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搞“单打一”可能会有风险。
您可能敢兴趣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红茶控看过来!红茶种类那么多,爱喝红茶却不懂吗?
2021-06-14 15:36:53
日本人寿命全球最长 WHO:与日本抹茶功效有关
2021-06-12 15:16:44
为茶业注入新生命 他带动疯阿里山高山茶
2021-06-12 15:09:29
【图】茶叶制茶方法工艺流程图如何?
2021-06-12 13:56:15
茶叶品种分类好简单,红茶等级、产地、茶款一定要会看
2021-06-11 09:22:18
台湾蜜香红茶|台湾蜜香红茶功效与作用
2021-06-11 00:39:46
台湾日月潭红茶制茶6步骤方法
2021-06-10 22:41:53
熟成红茶好喝的秘密?专家带你从原料端看行销手法!
2021-06-10 13:19:41
世界茶种类大全,6款常见下午茶的味道特徵和风味特点
2021-06-09 18:23:55
红茶也有分等级?认识世界知名茶种
2021-06-09 17:09:59
被过度吹捧?茶叶专家解释为何大吉岭茶是红茶的正统
2021-06-09 15:55:52
台湾高山谷芳有机茶园 品一口土地的芳香 有机茶
2021-06-09 15:37:28
一杯有机好红茶的制茶过程成长史
2021-06-08 22:55:40
日月潭红茶赛「一条龙」较劲 採茶到焙茶比功夫
2021-06-08 17:16:19
传统全校采茶体验大悟、撒哈拉小软萌有礼
2021-06-08 16:57:07
中国博大精深汉学中医底蕴深厚 帝王级茶膏「龙裕泰」
2021-06-08 09:29:02
“一饼茶一辆宝马” 高档茶叶在中国作为一种送礼手段
2021-06-08 09:24:05
全台乾旱 春茶採收量锐减茶农苦哈哈
2021-06-07 23:48:49
绿茶、乌龙茶和红茶都生长在同一棵茶树上?专家解惑
2021-06-05 16:32:31
英德英红华侨茶场英红九号红茶品种和英红九号分级
2021-06-02 15:48:31
印度大吉岭产区红茶分级
2021-06-01 17:17:57
印度大吉岭红茶产区海拔和著名茶园风味特点
2021-06-01 15:52:20
阿里山高山茶去年底雨水少不发新芽 茶产量少3成
2021-06-01 14:41:06
嘉县阿里山高山茶春季优良茶竞赛 成绩公布
2021-06-01 14:28:35
正视气候变迁 别让肯亚红茶的美味成为记忆
2021-05-29 15:26:19
三芝茶旅 背起茶篓跟著返乡「中年」採茶趣
2021-05-27 20:06:29
老茶园变身亮点茶庄 林玉萍如何打造「茶服务业」?
2021-05-27 19:51:18
歌手林语菲老家1.4万坪茶园缺水欠收 又碰疫情打击短收近千万
2021-05-27 19:43:58
梨山茶农中年转行 不眠不休学做茶盼更精进茶艺
2021-05-27 19:27:07
阿里山高山春茶评鑑 上意茶业夺双奖
2021-05-27 19:25:18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