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云南省普洱市坚持走绿色环保、生态有机的高品质之路,全市普洱茶产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完成干毛茶总产量9万吨,实现总产值86亿元。请听普洱台记者邹文君带来的报道:
在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普洱市在全国率先推行生物多样性立体生态茶园建设,生产出具有浓郁普洱特色的生态优质原料,全面提升普洱茶叶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普洱市茶叶局文化品牌科科长包中华:普洱市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工程,已经经过了4年时间,这4年实施项目工程以来,在普洱市整个茶叶的品质提升上,效果特别明显。4年来,全市茶叶156万亩总面积,都进行了生态茶园建设项目的实施。生态茶园项目是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单项的,就目前来说,我们在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工程中,见得到的,明显发挥效益的,就是我们全市的茶园面积里面,全部套种上原生的适合茶叶生长的树种。我们当时的要求是,每亩茶地里面套种8---10棵树,不少于5个树种。通过这两年种植以后,强化管理后,我们种下去的几千万棵树,长势特别喜人,有的已经长到几米高了,远远看去变成一道风景线了,只要到普洱的人都能直观的看到。通过恢复生物多样性以后,树多了,各种各样的鸟儿、昆虫多起来了,恢复了茶叶立体生态,昆虫吃茶叶里的害虫,小鸟再吃昆虫,恢复了自然生物链条,昆虫少了,茶地里用的农药就少了。再过上10年、20年,真的在普洱的大地上,将会呈现一派“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的”这样的的自然的美丽风光。
通过以‘生态’和‘绿色’为最大特色优势的有机茶吸引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实现全市茶产业的科学发展,普洱市适时提出了“全市绿色、有机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工作思路,打造“绿色、生态、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业发展模式,引领整个茶产业实现新的跨越。普洱市茶叶局文化品牌科科长包中华:我们在生态茶园建设中,对传统的一些茶地,施用化肥、农药,还有除草剂之类的,实行了严格的管控。通过这几年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不断的宣传培训,效果特别好,很多地方的老百姓,都用除草机,代替原来的“除草剂”,用化肥尽量用茶叶上专用的有机复合肥之类的,所以说,这几年的我们的一些台地茶、生态茶叶品质越来越好。
截止2013年10月底,普洱市已完成生态茶园建设121.3万亩,种植苗木350.14万株。同时通过狠抓基地建设,规范茶园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禁止使用高残留、高毒性的农药和化肥,大力倡导有机肥,提升了普洱茶品质。
“加大茶叶标准初制所建设也是全市发展茶产业的一大亮点。”我们在生态茶园建设的配套工程里面呢,我们还把茶叶初制所建设,列入到整个茶产业的议事日程里面,2013年开始,大规模的推行了茶叶初制所改造,我们普洱市茶叶面积很大,很分散,茶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很多茶叶初制所规范程度不够。从2012年底到目前为止,通过初制所改造以后,同时加大了技术上的培训,我们聘请了国内的、省内的专家,到各区县、各乡镇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对茶叶如何管理、如何加工、如何采摘进行了很系统的培训,通过技术培训,今年春茶上市的时候,很多客商都说普洱的茶叶加工的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一些初制所,还有合作社,虽然加工的规模不大,但是工艺流程特别规范。普洱市提倡的茶叶加工,都要实行全程不落地,茶叶从采摘到加工成型,都是要离开地面的一个系统生产过程。我们的初制所建设规模要在1200平米以上,要求附带基地要达到1000----2000亩的面积,对标准初制所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据介绍,去年普洱市严格按庄园式标准规划设计,根据各自财力分期建设,确保不走样的要求,在茶叶产量集中的村、组建好129个茶叶初制所,截止去年10月底,已竣工42户,正在建设58户,完成规划设计9户;项目计划投资30500多万元,现已完成投资11200多万元。
同时,普洱市还根据茶产业发展情况,加大对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和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等10户重点企业、21户骨干企业、茶叶庄园,以及11个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有效带动了全市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邀请30多位省内外专家,对全市的茶叶企业技术骨干、种植大户、初制所业主开展综合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茶园管理,茶叶质量明显得到提升。
“按绿色、生态、有机标准化管理茶园,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打造优质普洱茶品牌是今后普洱茶产业发展的重点。”普洱市茶业局品牌科科长包中华告诉记者:2014年,我们茶叶局根据市委政府安排,计划在还没有标准初制所的地方,有选择性的进行规划建设。今年我们在生态茶园建设这工作中,继续把原来种植的茶树、一些生态树种管护好,2014年以后,集中推行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大对有机茶认证的支持力度,认证以后,获得认证证书,或者启动认证之后,就相应的给予适当补贴。普洱茶品牌价值很响亮,我们还要不断加大普洱茶的市场开拓,对外宣传的力度,我们在不断的做这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