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贡茶:“玩茶”世家
北京晨报茶业专家论坛:全国非遗展上的“茶业之声”
15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展”在农展馆闭幕。为期十天的展览,展现了我国精彩纷呈的传统艺术,也吸引了京城民众的关注。展会期间,北京万道广告中心连续四天,从11日至14日,分别邀请了参加展览的普洱贡茶、大红袍、紫砂壶、钧瓷等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代表,来到马连道黄山茶城,做客本刊“茶业专家论坛”,纵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京城茶友做了精彩演讲和互动。
李兴昌的身份和职业颇具“戏剧性”:农民、民办教师、公办教师、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从懵懂记事开始,他就跟随父母制茶,学会了制作普洱贡茶,然后又与母亲一起参与到保护当地原始古茶树的行列中,在即将退休安度晚年时又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1日晚,李兴昌在西直门附近的一家图书馆对茶友做讲座。“我母亲80多岁高龄的时候,跟村寨里的领导商量,要买下一百亩古茶树。当时茶叶卖不出去,不值钱,很少有人能理解这个决定。”李兴昌说。
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片古茶山划归个人,不少农家烧荒开垦耕地,废掉古茶园,种上了苞谷等农作物。剩下的一些古茶树,也没有得到很好保护,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世代种茶、制茶,普洱贡茶的制作技艺已经渗透到这个家庭的每个人身上。但是,在李兴昌看来,制茶更像是娱乐,一种“玩”。“年轻的时候,制茶是兼职,但要学好、学精,不能丢了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手艺;年老的时候,才可以把制茶作为主业,可以玩一玩。”李兴昌说。他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教育儿女的。
什么样的茶更好?熟普洱比生普洱好吗?……面对听众的提问,李兴昌回答说,茶不应该说哪家最好,关键是要符合自己的生理特征,适合自己的胃口就是好茶。一般而言,上等的原料都用来做生普洱。普洱茶也不是年份越久越好,自己就更喜欢当年制的生普洱,喜欢那种清新、自然的味道。陈化效果受存放条件影响很大,并不是年份越久陈化效果就越好,北京地区干燥,陈化效果就不如南方。李兴昌特别提醒消费者,不要将霉味错以为是正宗的普洱茶味道,不要饮用发霉的普洱茶。
李兴昌特别提醒消费者,普洱茶生茶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日照萎调、蒸压成型的青茶,还有一类是短时间内高温焙干的绿茶。
在农展馆的非遗展上,消费者纷纷围着李兴昌拍照留念,请他在茶饼上签字。李兴昌制茶技艺高超,新茶还没做出来,就差不多被电话预订售罄了。但是,他的制茶事业现在依然是家庭副业。“也许与我们少数民族的思维习惯有关吧。我们家没有特别大的追求,商业意识不浓,够用就好了,不要太累。”李兴昌说。
不过,自从2011年底开始,他有了新的想法。2011年底,全国41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正式公布,普洱贡茶列入其中。李兴昌认为这是一种荣誉。他希望将这种荣誉与乡亲们分享。
“我在考虑成立一家公司,与乡亲们联合,将普洱贡茶的生产技艺发扬光大。”李兴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