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聚合优势 打造雅安茶产业品牌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4-11-24 来源:茶知识: > 普洱茶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采茶工正在茶园里采摘春茶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雅安是茶的故乡,自公元前53年植茶始祖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第一株茶开始,雅安就和茶文化、茶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2020年雅安茶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 今年年初,四川省政府1号文件《关于加快

采茶工正在茶园里采摘春茶
采茶工正在茶园里采摘春茶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雅安是茶的故乡,自公元前53年植茶始祖吴理真在蒙顶山上种下第一株茶开始,雅安就和茶文化、茶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2020年雅安茶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

  今年年初,四川省政府1号文件《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发布。文件指出,要把四川省建成国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文化基地,到2020年,建成千亿元川茶产业。

  这意味着,在四川新一轮的产业发展中,茶业将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而作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的雅安,下一步会有怎样的安排和部署?

  雅安市委农工委经济发展科科长熊万和给出了答案 :“省政府1号文件出台后,我们雅安已经定下发展目标,到2020年,雅安茶园面积达到100万亩,茶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在品牌扶持上,争取茶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件以上,省级著名商标达到20件以上。”

  按照名山区茶叶局局长阳永翔的分析,雅安市茶产业完成这个目标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因为在种植茶叶方面,雅安有着自己的三大优势。

  首先是资源优势。“雅安天漏,中心蒙山”,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细雨蒙蒙是雅安气候的最大特点,土壤深厚肥沃,富含有机物质,这对于茶树的生长都是十分有利的。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雅安为全国植茶、产茶最适宜的地区之一,培育了众多名茶,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就坐落于此。蒙顶山的降水比山底的雅安、名山还多几百毫米,因其地形特征,夏天容易形成地形雨,常常山上大雨,山下多阳光。充沛的雨量,确立了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地位,也润养了蒙顶山的众多名茶。

  “其次是文化优势。蒙山名茶的兴起从唐代开始,宋明两代最为兴旺,达到盛期,品种繁多,琳琅满目。雅安作为四川早期名茶品种集中的地方,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技术也相对成熟。”阳永翔对雅安市的茶产业发展充满信心,“再有一个优势,就是我们的经济优势。2013年,雅安茶叶综合产值达到45亿元。今后,雅安会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茶产业的科学发展,顺利实现雅安200亿茶产业目标。”
 
  打造“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品牌

  茶叶分为绿、黄、白、青、红、黑。黑茶是中国独有的品种,雅安藏茶(边茶),有黑茶鼻祖之称,因产于雅安而畅销藏区而得名。蒙顶山茶(绿茶)和雅安藏茶(黑茶)如今已成为雅安的两大区域品牌,品牌价值更是增长迅速。

  “雅安茶产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已定,之后就是具体的工作了。”熊万和表示,“要做强雅安的茶产业,就要定位好我们的目标群,油米柴盐酱醋茶,茶叶不再是以前的贡品和奢侈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百姓家庭,要将茶叶当成日常消费品、生活必需品,培育好我们的两大区域品牌——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

  据熊万和介绍,雅安市财政每年将从本级财政中安排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主要用于茶叶基地万亩亿元示范区、立体种植示范片、绿色有机基地、企业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培育、产品认证、品牌打造、市场开拓、营销宣传等方面的奖励或补助。在基地扶持方面,结合芦山地震灾后重建,扩大茶园规模,改造提升茶园质量。到2016年雅安市新发展茶园面积5万亩,改造提升茶园30万亩,建设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28个。

  “此外,我们要做大雅安茶叶龙头企业集团。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思路,采用重点突破战略,选择2~3家具有一定规模、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发展潜力和前景广阔、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在品牌扶持上,争取茶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5件以上,省级著名商标达到20件以上。”熊万和说。

  “同时要积极‘请进来’与‘走出去’。”熊万和表示,要依托茶旅游文化节,吸引外地客商、茶人、企业来雅安,同时积极参与外地举办的茶事活动,每年有选择性地组织雅安市的茶叶企业到省内外参加3~5次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茶事活动,整体包装,抱团出击,形成雅茶的整体营销优势,提高雅茶的知名度。(赵青 刘洁)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