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赛村委会的小村往前走3公里便进入勐库东半山拉祜族聚居地那蕉村委会的地接部,从那蕉开始就不仅能看到古茶园,还能看到勐库东半山、西半山两大山脉的大好风景了。
从那蕉村委会的背阴寨一直到坝糯村委会的坝糯老寨,一条长约10公里的公路像一条黄色的带子水平的绕在接近山脉顶部的山梁上,这条公路的下方从南到北依次分布着10多个寨子。这条公路的下方则是绵延不断、看不到头、望不到边东半山大茶园,这十里茶园70%都是清朝时期的古茶园、民国时期的老茶园,这些古老茶园都是藤条茶园,双江颜色最亮、价格最高的藤条茶也就在这一带。
那蕉村委会顺着公里沿线有7个寨子,其中有6个是拉祜族寨,每个寨子都背靠东半山,面对西半山,俯看是勐库坝子,仰看是对面高3000多公尺绵延百里的邦马大雪山。勐库坝子到邦马山山顶落差达1000多公尺,从东半山看过去,白云好似很难飘过邦马大山,总在山腰飘来浮去。东半山、西半山都高达3000多公尺,两条巨大的山脉将勐库坝子夹在山间,从山上往下看10多平方公里大的勐库坝子成了一个小盆景。两山夹一坝将这片土地变成了一个封闭而独立的地理单元。远古时代这方土地的人要走出去,外边人要走进来,实在是件难上加难的事。
那蕉的村寨海拔都超过1700公尺,沿着绕山公路,那蕉村委会的七个寨子依次排开,背阴寨、南坝田、三家村、石头寨、大寨、撇坡寨、橄榄山寨,除了大寨以外,其他六个为拉祜族寨,这七个寨子每个寨子都有古茶园。背阴寨寨子边有条水流很大的清洗,靠近水源的寨子大多为古寨,拉祜人在寨子四周种满了茶树,新茶树、老茶树已交混起来,寨子坡脚是一层层梯田,溪水顺着人工沟渠流进梯田,良好的自然条件让人相信,古时这个地方若不发生战争,一定是个衣食不愁的居住地。从南坝田到三家村是最为壮观的一段,盖山连片的古茶园、新茶园走一个小时也看不完。这片茶园里有一片巨石,形态像头牛,东半山的人给这片茶园起名为石牛大茶园。石牛大茶园过去是藤条茶园,10多年前有一半被改造矮化了,但因拉祜人不爱砍多余的茶树枝干,这几年藤条茶的形状又逐步显现出来。这片古茶园面积太大,各个寨子劳动力都不够,每年有大量鲜叶采不完。三家村背后的古茶园连着大片竹林,拉祜人过去将猪放养在竹林里,于是这片茶园则叫看猪山大茶园。大寨是个汉族寨,寨子背后耸立着一道大石岩,石岩下边是古茶园,这片古茶园则叫岩子脚大茶园。
那蕉地界的几个古茶村几乎都在一条等高的海拔线上,长约七公里的土公路弯来绕去将几个古寨串接起来,这条土公路是在古道路基上所修,从古茶园分布状况来看,以前的古道就在古茶林和寨子边伸展。
那蕉古茶园多,但茶树树龄超过二三百年的却不太多,看来在汉人没有进入东半山之前,那蕉的拉祜人还没有把茶叶做成一个大产业,他们种的茶多是用于资金及食用或背去勐库寨、勐勐坝换食盐或日常用品。拉祜人长期守着部落、村寨生活,很少单独出去远方做买卖,良好的生活环境也让拉祜人不愿离开家乡。
清道光年以后,汉人开始迁来东半山,汉人定居在离那蕉五六公里的坝糯。汉人们来了以后,将山中的六子、茶叶换回各种商品,他们找到的大市场带动了茶叶的发展。东半山的古茶园清朝末年种的占了大部分。
双江改土归流以后,汉人们开始大量购买土地开茶园,汉人们对财富的愿望追求远远大于拉祜人,他们爱攀比,要盖大宅院,要当又风光又体面的人,不断地跑到远处做买卖挣钱,六子、茶叶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东半山的汉人们主要就卖这两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