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南涧,不但有漫山遍野的茶园,还有许多茶叶加工厂及大大小小的作坊式茶叶加工点,基本实现了山上种茶、山脚交易、城里加工的格局。“无量山高、南涧茶香”成为南涧县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南涧公郎茶叶市场是滇西南最活跃的民办茶叶交易市场,有着上千万人的茶叶贩运队伍,每年的毛茶交易量在1万吨左右,形成了‘万吨茶叶过南涧’的现象。从鼓励农民发展茶叶种植到农民自觉建设茶叶基地,再到进一步延伸茶叶产业链。经过五年的努力,南涧县茶叶加工能力从‘十五’末的1000吨提高到了6000吨。形成了以‘凤凰’、‘鑫凤凰’、‘罗伯克’、‘黑龙潭’为主的普洱茶、绿茶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南涧县茶办主任李天玉对记者说。
“十一五”期间,南涧县紧紧围绕茶叶发展规划,狠抓生态茶园建设,加强项目储备、申报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强新型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搞好科技兴茶工作,全县茶叶产业走势日趋稳定,茶叶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实现了从原料基地到产品加工的转变,改变了过去“万吨茶叶过南涧”的景象,实现了走出大理、走向省城、走出云南的构想,在昆明以及省外部分城市建立起了销售网点。
“我家种了20多亩茶,平均每年收入近2万元,现在我在茶地里种了核桃,养了鸡,基本实现了我五年前自己规划的‘上有核桃、中有茶树、下有鸡’的立体种植模式。”南涧县碧溪乡回龙山村委会白马箐村民小组茶农李德厚说。五年来,通过实施低产茶园改造、良种茶园推广,以及开展相关的科技培训,很多茶农掌握了相关的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茶园管理水平逐年提高,科技对促进茶农增收致富的作用明显。2005年,全县茶叶收入上万元的仅有公郎凤岭三家村、小菠罗箐,沙乐自强小密地,无量小古德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村几户农户,年收入最高不超过6万元;2007年,全县近20%的茶农茶叶收入突破一万元,最多的达30万元,茶叶在促进群众增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从2008年成立第一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来,到目前全县已成立14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协会),会员户数达13764户,会员人数22876人,涉及农户24765户,辐射带动茶园面积116501亩。至2010年末,南涧县茶园面积达103976亩,比2005年增33450亩;茶叶总产量328万公斤,比2005年增27.2万公斤;实现茶叶总产值1640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904万元;全县茶园面积从“十五”末的70300亩发展到103976亩,比“十五”末增长47.9%。目前,全县已形成绿茶、普洱茶、乌龙茶3大系列产品,有茶场65个,其中初精合一企业5个,精制企业9个,精加工产能由“十五”末的2000吨提升至目前的6000吨左右,食品安全、清洁化加工得到广泛重视,绝大部分企业按国家要求进行技改,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已完成灾后低产茶园改造13023亩,茶园补植补造4226亩。
“十二五”期间,南涧县将以增加茶农收入和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着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名牌,努力发展高效生态茶叶。引导南涧茶业向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力争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2万亩,标准茶园达三分之一以上。(杨艳玲 施贵兴 白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