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我市通过改造低产茶园、培训茶农、开展茶叶初制所达标许可、保护古茶树、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五个措施,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发展,实现茶农增产增收。
我市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茶叶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低产茶园面积达3.5万亩,制约着我市茶叶生产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茶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我市以改造低产茶园为切入点,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扩台扶埂、病虫害防治、合理修剪等技术措施,上半年,完成低产茶园改造4520亩,产量由改造前的每亩30~40公斤提高到每亩50~60公斤。
同时,通过开展茶农茶叶技术培训,有效提高全市广大茶农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产值,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上半年,共开展茶叶栽培管理、茶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鲜叶采摘等技术培训43期,培训人数达3200人。
我市还制定了《景洪市初制所达标标准》,将全市50家茶叶初制所进行分解。经过上半年的努力,现已有36家初制所达到达标要求。目前全市有制茶企业219户,其中已有20家企业获得“QS”许可。
除此之外,我市十分重视对古茶树、古茶园的保护工作,采取了各种保护措施,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对树龄在100年以上,连片面积在200亩以上的古茶园和次通老寨1845年的“攸乐同知”遗址、勐旺乡科联村的石块茶马古道等,进行地理标志和遗址保护,做到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市重点开展全国标准茶园示范基地建设,按照《全国标准茶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对基诺山乡基诺山茶厂的茶园,在有机茶园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了茶园修剪、测土配方施肥、安装黄色粘贴板等技术措施,并培训茶农40名。
截至2010年6月底,我市茶叶种植面积为25.16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14.01万亩,有性系茶园10.03万亩,古茶园1.12万亩。茶叶采摘面积23万亩,比去年末增长0.08%,上半年干毛茶总产量已达4210.1吨,产值达6677.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