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队
半世纪前,省、州茶叶科技工作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南糯山苍茫葱郁的古老茶山深处,寻找到了800多年的栽培型“茶王树”和多处成百上千亩连片的古茶树、古茶园。尔后不久,又惊异地在峰峦叠障的巴达乡大黑山中发现了1700多年野生型“茶树王”,并相继发现了丰富多姿的茶树种质资源。一株株历经沧桑的古茶树、一片片生机勃勃的古茶园,犹如活的历史见证,与众多历朝历代文献的记载,共同验证了西双版纳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发祥地,无不令国内国际茶叶界为之折服。
当人类跨入充满希冀和挑战的新世纪,随着现代科技一层层地揭开茶叶这一古老而健康饮料的奥秘,茶叶魅力日益征服着越来越多的人,正成为世界性的饮料,千姿百态、品种繁多的茶叶产品和打着“茶”字招牌的各类饮品,风靡全球。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迭起,我国经济正加速融入世界经济。这一切,对我国的茶叶产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无疑也使地处南疆边陲的西双版纳的古老茶叶传统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古茶树、古茶园是我们古茶乡的珍贵资源,不仅是我州茶叶产业发展悠久历史的活见证,同时是独特而底蕴深厚的茶文化的载体,摸清西双版纳境内现存古茶树、古茶园的分布、品种、植龄、采制、管护等家底,对古茶树、古茶园实行的依法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重铸西双版纳普洱茶“金字”品牌、发掘和弘扬民族茶文化,加快茶叶产业提升步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在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及专题部署下,成立了以州长岩庄亲任组长,副州长刘德强、州农业局局长岩温才,省茶科所所长、副研究员张俊和州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曾云荣任副组长的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领导小组,成立了以研究员王平盛等一批茶叶、农业科技、茶文化研究等方面专家、学者组成的普查专家组,由州农业局、州茶业协会组织了有省茶科所、州农业局,景洪、勐海、勐腊三市县农业局、勐海茶办、大渡岗茶场、勐海茶厂及《云南日报》驻版纳记者站、西双版纳电视台等部门单位茶业主管领导、科技人员、记者共34人组成的联合普查队,又按区域分成景洪、勐海、勐腊三个普查小组。制定了周密、科学、明确的普查方案,各组作了必需的资料、信息及工具、物资的准备工作。普查队于2004年3月23日举行了“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动员、培训会”。3月26日起,普查队分赴全州各地古茶树古茶园分布区域,展开了我州茶叶发展史上规范最大、区域最广、项目最多、时间最长的古茶树资源普查工作。
各普查组在了解、收集全州老茶区古茶树、古茶园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队员们以强烈的使命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放弃节假日休息,不辞辛苦,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分四路深入传统古茶区乡镇,徒步走进一座座分布有古茶树的深山,一片片古茶园,寻访村寨干部及老茶农,详细询问了解古茶树的具体分布位置、种茶历史、茶叶加工方法和民族饮茶习俗等等;请向导引领到古茶树、古茶园生长地,实地察看古茶园生态环境、古茶树生长状况、古茶树上的附生、寄生植物及病虫侵袭等情形,认真细致测量古茶园的地理位置,对古茶园面积、古茶树密度进行测算。对代表性单株古茶树的基围、干围、树幅、树高、分枝等进行测量,对古茶树树龄、品种进行初步分析和鉴定,采集古茶园土样及古茶树枝、叶、花、果标本,并进行拍照。同时,向各地群众宣传保护古茶树、古茶园及茶马古道等茶文化古迹的重要性。
各路普查队员通过连续1个半月艰苦努力的实地普查,至5月中旬,全部按计划要求完成了全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的野外普查工作,普查组还采集古茶树枝叶标本 80多份,采集古茶园土样 30份,拍摄古茶树、古茶园、茶马古道等相关照片共1500余张。各普查组集中1周时间,对野外普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整理、汇总,集体初步分析、研讨,并撰写出了各组分类的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报告初稿。紧接着,由州茶业协会副会长、《云南日报》主任记者赵汝碧任组长,州茶业协会秘书长陈宏斌为副组长的古茶树资源普查资源汇总、编写小组,进行了2个月紧张的室内资料整理、普查报告编撰、图表绘制工作。全州古茶树资源普查工作历时近4个多月时间,全面完成了整个普查工作任务。
普查资料汇总结果显示:西双版纳州境内古茶树、古茶园分布区域广、品种种类丰富、种植年代远久、各土著民族均有悠久的植茶历史;全州古茶树古茶园分布区域达13万多亩,植株较多且连片的百年以上古茶园共有82234亩,其中,景洪市8225亩,勐海县 46216亩,勐腊县27793亩。古茶树主要属于普洱茶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也有部分茶种(Camellia sinensis ) (勐腊县共12000亩,景洪市有2株)、大理茶种(Camellia taliensis)(主要分布在勐海巴达大黑山)和苦茶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r kucha)(景洪勐宋600亩,勐海曼糯60亩)。
一、西双版纳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西双版纳州位于云南省南部边陲,地处东经99º56ˊ-101º50ˊ;北纬21º08ˊ-22º36ˊ之间,北面分别与思茅市的江城、思茅、澜沧三地毗连,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两国接壤,国境线长966.29公里(中老段677.8公里,中缅段288.49公里),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门户和便捷通道。
西双版纳处于亚洲大陆向中南半岛的过渡地带,属滇南峡谷 — 横断山脉南延部分,为无量山、怒山余脉之尾稍。全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峰峦叠翠,此起彼伏,因纵惯全州的澜沧江及其众多支流的强裂切割,形成“河谷下切、山河纵横、各山相邻、山水相依”的地形特点。全州最高峰为屹立在西北角的勐海县勐宋乡桦竹梁子,海拔2429.7米;最低点在澜沧江与南腊河交汇处,海拔477米,相对高差1952.7米。
全州土地面积共19125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5.1%,盆地(坝子)占4.9%。勐腊、景洪市内的盆地海拔多在500—700米之间,勐海县因处于高原剥蚀切割山地,保存着高原地形,具有群山环抱的高原山间盆地,海拔多在1000—1500米之间。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占48%,主要分布在一市二县的北部和西北、东北部。其中,勐海县境内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9座,勐腊、景洪境内也有数十座海拔1000—2000米的山峰,全州也有部分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
全州丘陵广布,主要分布在坝子边缘及高原面顶部,相对高度在50—200米之间。勐腊、景洪境内的丘陵海拔多在500—1000米之间,少量在1000米以上,勐海境内的丘陵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另外,西双版纳至今还遗留着我国纬度最南的第四纪冰川地貌,也有部分地区属喀斯特地貌
境内江河纵横,共有大小河流2762条,河网总长度12177公里,河网密度0.63公里∕平方公里。澜沧江干流在州内流程187.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845米3∕秒。澜沧江经西双版纳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中国连结东南亚各国的“黄金水道”,有“东方多淄河”之称。支流主要有流沙河、南腊河、罗梭江等等,流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2、气候特点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从5月下旬至10月下旬,旱季从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水量的80%以上。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纬度位置的影响。西双版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太阳直射地区。入射角度高、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属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地区,故终年温暖,长夏无冬。4月至10月下旬为夏季,气温均在22℃以上,11月至次年3月,为春秋季,气温均在13℃至22℃之间,因此春秋季短促温暖。
第二,季风的影响。西双版纳东距太平洋的北部湾400多公里,西距印度洋的孟加拉湾600多公里。由于距离海洋较近,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湿润气流影响,气流深厚而稳定,降水频繁而集中,使天气阴沉多雨,温暖湿润,形成较长的雨季。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下旬,一方面受来自北方冷气流影响,致使大部分地区降温,气候凉爽;另一方面受西风南支流的控制,把伊朗至印度半岛北部等沙漠大陆地区干而暖的热带大陆气团引导过来,形成晴天多,阴沉有雨天气少,温和宜人的旱季。
第三,地形的影响。西双版纳因有青藏高原、横断山及其尾稍哀牢山、无量山等山脉为屏障,阻挡了冬季来自青藏高原的北支寒气流入侵和来自北方冷气流的南侵,只有少量冷气流从北部山谷侵入西双版纳,故降温辐度小,影响时间短。夏季,富含水汽的海洋气流从北部湾、孟加拉湾北上,受澜沧江水系引导,暖湿气团沿河谷深入西双版纳全境,带来丰沛降水,形成一个独特的热带湿润区。因此,西双版纳比起同纬度东部地区,冬季热量大,寒潮影响微弱,比起同纬度西部地区,夏季雨水多,又不受台风影响。
西双版纳夏热多雨无酷暑,冬暖有雾,静风少寒。除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偶有轻霜外,大部分地区终年无霜。全州年平均气温在18℃-22℃之间,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大于10℃以上的活动积温有6600℃-8100℃。立体气候显著,形成丰富多样的小气候生境。年日照1800—230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比长江中下游多15—25%。年降雨量1200—1900毫米,年雾日达108—146天,平均湿度在81—87%之间。
3、土壤基本情况
西双版纳地区属西南热带及亚热带山原,处于横断山系的怒山和无量山山脉之南延山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区无高山,主要为山原构造侵蚀脊状,浑园状中山、低山、丘陵、褶断山间盆地,谷旁河湖倾斜平原,呈阶梯状岭谷湘间的地貌结构。
(一)、土壤类型
砖红壤分布于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面积4488287亩,占土地总面积15.65%,以景洪、勐腊两县面积最大。景洪、勐龙、勐罕、勐腊、勐捧、勐满、勐润、尚勇、勐仑、勐醒、打洛、勐养等乡镇坝区边缘一带,以及境内的澜沧江、打洛江、罗梭江等水系沿岸都属于砖红壤地区。年平均气温20.2-21.7℃,绝对最高温41℃,出现在景洪;年降水1200-160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83%。PH4.50-5.50,有机质3-5%,自然肥力高,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酸性强,缺磷,水热条件优厚,地势一般较缓。主要植物有热带雨林、次生林、棕榈科植物以及橡胶、咖啡、可可、热带水果、茶叶类等。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花生、黄豆等,年可2-3熟。
赤红壤是间于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土壤。赤红壤属于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低山地带、或中低山(浅切割)盆地丘陵区。面积17520824亩,占土地面积61.08%,是州内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勐腊居首位,勐海其次,景洪最少,面积较多的易武、象明、瑶区、关累、勐仑、尚勇、西定、巴达、布朗山、格朗河、勐宋、基诺、勐养等乡镇。赤红壤地带年平均气温18.1-20.2℃,绝对最高温38℃,绝对最低温-5.8℃ ,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81%。主要植物以山毛榉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蔷薇科为主,绝大部分是常绿树种,落叶树种不多,也有雨林树种,但长势已经不旺。草本植物有野古草、棕叶芦等。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型类型的植物较多。栽培植物有茶叶、柑桔、巴蕉、甘蔗、旱稻、玉米、黄豆、花生等。
红壤分布在海拔1500-2100米的中山山地,面积2460051亩,占土地总面积8.58%。其中勐海县面积最大,占红壤土类的73.82%,勐海县的几个山区乡镇如勐宋、布朗山、格朗和、西定、巴达、勐海面积最大,其次是景洪的勐旺、小街、勐龙、勐腊的易武、象明、瑶区、勐仑等乡镇。一般都分布在大山的中上部位。红壤多发生于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年平均气温小于17℃,年降水量1700-2000毫米,相对湿度81%以上。主要植物有水冬瓜、桦竹、山毛榉科常绿阔叶落叶林;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甘蔗、中亚热带水果桃、李、梨;农作物有稻谷、玉米、洋芋、麦、蚕豆、碗豆等。
黄壤分布在勐海县,海拔1600-2100米之间,基本上与红壤处于在同一高度带内,面积425642亩,占土地总面积1.48%。勐宋、勐混、巴达、布朗山、勐满等乡镇的黄壤地带,年平均气温15-17℃,远低于砖红壤和赤红壤带,绝对最低气温低于-10℃。年降雨量是州内最多的地区,达1640-2400毫米,雨量超出坝区域34%以上,年平均湿度81%左右。主要代表植物与红壤区基本类似,有桦竹、水冬瓜林、山毛榉科常绿阔叶落林、湿生的苔鲜植物繁盛,经济作物有茶叶、甘蔗和桃、李、梨温带水果等,农作物有粮食、洋芋、麦、蚕豆、豌豆等。
黄棕壤分布在勐海县海拔2100-2429.5米地带,在黄壤之上,面积25260亩,占土地总面积0.09%。气候近似黄壤区,不同的是,气温和热量更低,湿度明显增大,主要是由于在西双版纳之巅,处于迎风迎雨条件的缘故。植被与黄壤区近似,湿生植物更发达。PH5.0-5.3,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浸染土体深,其他速效性养分含量亦很丰富,速效性磷明显下移。
紫色土类分布在海拔500-2000米左右的中低山丘陵和山地,属于岩性土。分布范围跨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等三地带,其中以赤红壤带内分布最多。面积2183851亩,占土地总面积7.61%。景洪市居首位,占全州紫色土类面积44%。澜沧江以北的普文、景糯、勐养、基诺、勐旺、勐罕等乡镇均有紫色土分布,其次是勐腊的象明、易武、瑶区等乡镇,面积93万余亩,最少是勐海县,仅27万余亩,分布在勐满、西定、勐遮等乡镇。酸性紫色土中97. 39%是自然土,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有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稀树草地和草地。其中大部分土壤PH4.80-5.70。
2、土壤养分
西双版纳全区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干湿季分明,生物小循环、土壤的脱硅富铝化和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淋失过程均较强烈,对土壤养分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地形、母质、植被和人类耕种历史、耕作方式的不同,土壤养分亦存在较大差异。就一般情况而言,本地区土壤养分普遍存在以下特点:
①有机质含量较高。尤其是海拔稍高植被比较好的地带表现明显,目前耕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大多在2-5%之间,水稻田土平均为2.9%,旱地土壤平均为3.5%,而自然土壤平均为4.4%。土壤全氮量比较高,水稻田土平均为0.15%,旱作土平均为0.25%,自然土壤平均为0.27%。
②速效性磷低。由于土壤富铝化作用非常明显,铁铝离子的积聚易使土壤中的磷酸根与之结合生成难溶性的磷酸盐类而被固定。全区水稻土速效磷含量平均为18.0ppM、旱地土为21.9ppM、自然土为11.2ppM。全磷含量亦反映出同样趋势,但东部比西部略高,这可能与土壤母质有关。东部地区是沉积岩和灰岩类风化的母质,而西部地区多属岩浆岩、变质岩风化后的母质。如这一带的花岗岩氧化物中五氧化二磷大略是0.1-0 .2%,片岩中大略是0.1-0.18%。
③钾的含量较高。自然土全钾平均为1.1%,速效钾平均为210ppM,这和磷含量相反,表现出东低西高的现象。年平均气温20.2-21.7℃,绝对最高温41℃,出现在景洪;绝对最低温-3.5℃,出现在勐海;年降水1200-160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83%。西部地区主要母质来源的花岗岩,氧化物大约是1.8-2.5%。
(二)、古茶树、古茶园土壤情况
一、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普查资料汇总结果显示,古茶园主要分布在全州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个村寨中,海拔在760米至2600米之间,而面积较大、株植较密的古茶园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1100─1800米区域内。古茶树古茶园的土壤包括砖红壤、红壤、赤红壤、黄壤、紫色土及砂壤等几种类型,主要以红壤和砖红壤两种类型为主,占古茶园总面积的70%以上,其次是赤红壤,最少的是砂壤仅占总面积的2%。
古茶园土壤类型及分布表
采集点 层次深度
(厘米) 土壤类型 海拔
(米) 面积
(亩)
勐腊象明倚邦1号古茶园 A15─25 紫色土 1429 1200
勐腊象明倚邦2号古茶园 A15─25 紫色土 1562 1300
勐腊曼腊杨家寨多伉果山 A15─25 赤红壤 1060 1432
勐腊象明曼庄2号古茶园 A15─25 砖红壤 1298 1100
勐腊象明莽枝古茶园 A15─25 黄壤 1780 1040
勐腊象明革登古茶园 A15─25 黄壤 1402 970
勐腊易武慢撤古茶园 A15─25 砖红壤 1206 3290
景洪基诺龙怕攸乐古茶园 A15─25 砂壤 1370 1800
景洪大勐龙勐宋古茶园 A15─25 红壤 1650 1500
勐海格朗和半坡寨古茶园 A15─25 红壤 1700 12000
勐往曼糯古茶园 A15─25 砖红壤 1445 2000
勐海勐宋保塘古茶园 A15─25 红壤 1700 1000
勐海勐混贺开古茶园 A15─25 赤红壤 1650 7240
勐海布朗山老班章古茶园 A15─25 赤红壤 1800 4490
勐海勐阿城子古茶园 A15─25 赤红壤 1106 3000
勐海布朗山老曼娥古茶园 A15─25 赤红壤 1300 3205
二、土壤养分状况及其理化性状
从野外采集的210份土样中,选择不同地区代表性植株古茶树生长地、植株较多面积较大的古茶园土样10份,送州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测、常规分析,结果如下:
(一)土壤理化性状
古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登记表
样品
编号 项目测定结果及养分评价
PH值 评价 有机质
(%) 评
价 碱解氮
(mg/kg) 评
价 有效磷
(mg/kg) 评
价 速效钾
(g/kg) 评
价
倚邦曼拱 4.8 酸性 3.34% 高 119 中 15.5 高 129 中
曼腊杨家寨 4.15 强酸性 4.01% 丰 110 中 39.7 高 46 少
象明曼庄 4.36 强酸性 2.86% 中 123 高 20.2 高 104 中
莽枝红土坡 4.55 酸性 2.17% 中 71 低 13.8 中 63 低
革登茶山 4.39 强酸性 4.43% 丰 185 丰 16.9 高 407 丰
基诺龙帕 4.41 强酸性 2.89% 中 100 中 38.3 丰 67 低
勐龙勐宋 4.13 强酸性 5.80% 丰 187 丰 50.9 丰 65 低
南糯半坡寨 4.51 酸性 8.99% 丰 141 高 72.8 丰 28 缺
勐往曼糯 5.35 酸性 2.76% 中 62 低 5.84 低 67 低
勐宋保塘 4.71 酸性 7.12% 丰 187 丰 45.2 丰 89 低
(二)土壤养分状况
古茶园土壤呈酸性偏强酸性(PH4.13─5.35),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最高的达8.99%。除古六大茶山勐腊莽枝茶山和勐海南糯山古茶园速效氮磷偏低外,其余古茶园速效氮和速效磷都较高。古茶园土壤的速效钾普遍较低,只有勐腊革登古茶山速效钾较高。
西双版纳茶区土壤在其形成发育和肥力演变过程中有其独特性,有机质积累和生物循环终年不息。土壤是陆地生态糸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土壤中除占98%的氧、氢、氮、硅、铁、钠、钾、磷等十余种常量元素外,还含有锌、锰、铅、镉等微量元素,人类和动、植物生长所需的常量、微量元素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土壤,这些元素有着很强的专一性,是生物体的正常生活、生长不可缺少的部分,元素的不同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和内含物质构成产生直接影响。
西双版纳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水糸的山区丘陵地带的温凉、湿热气候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年均温度18—22。C,10。C的活动积温在6600—8100。C,年降雨量在1200--1900毫米。土壤主要为红壤、砖红壤,PH值在4—6之间,有机质高或较高,土壤水分含量高,氧、氮、钾、磷等常量元素较丰富,这些优越的光、热、水、土条件为云南大叶种茶为主的茶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对茶树生理代谢产生深刻影响,对茶叶的多酚类物质、儿茶素、氨基酸等内含物质的生物合成、积累极为有利,为当地优良、独特的茶叶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4、植被状况
西双版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素有“动植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的美誉。在这近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长着高等种子植物5000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2%,占云南植物总数的33%。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3.6%,居全国各地州首位。设有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60多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12.2%,主要保护热带、亚热带森林系统以及珍稀动植物资源。森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南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四种,形成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的热带生态系统。
二、西双版纳社会历史概略
西双版纳,东汉、三国时属永昌郡,唐宋时期为地方政权南诏、大理国银生节度所管辖。傣历522年(公元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西双版纳各部落,以今景洪为中心建立“勐泐”地方政权,史称“景陇金殿王国”。元朝设立云南行省,边远地区则实行了土司制度,在西双版纳先后设置了彻里(车里)军民总管府、彻里军民宣慰司。明沿元制,先后置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司。明隆庆4年(公元1570年),宣慰司将辖区划分为十二个“版纳”(十二,傣语读为“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千亩”,一个“版纳”即为一个征收赋役的行政单位。)从此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清沿明制,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普洱府,车里宣慰司由普洱府统管。1913年在西双版纳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下分车里(今景洪)等8区;1927年改设县治,设车里等7县。1950年2月,西双版纳全境解放,设车里等4县,属宁洱专区。1953年1月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重划12个版纳。1958年改为景洪、勐海、勐腊三县。1994年12月,景洪撤县设市。
西双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有傣族、哈尼、拉祜、布朗、基诺、彝、瑶、佤等13个世居少数民族,总人口99万(2000年),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1%,其中傣族29.8万人,占30%,哈尼族17万人,占17.1%,布朗族和基诺族是高度聚居的本地特有民族,人口分别为3.7万和1.88万。各民族自古至今共同生活在这片神奇、美丽、丰饶的热土上,共同创造和推动了西双版纳社会进步,经济、文化发展及边疆稳定繁荣。
三、西双版纳茶叶生产发展史话
西双版纳茶叶生产、贸易的历史悠久,是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和普洱茶的发祥地和原产地。产茶历史可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后人称西双版纳的茶叶为“武侯遗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唐朝起即有诸多史籍可证,唐人樊绰(864年)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里的“银生城界”,即为现今的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蒙舍蛮即为今我州境内土著人彝族、基诺族的先民。彝、傣、基诺、哈尼、布朗等世居民族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逐渐认识、利用野生茶树,并不断加以驯化、栽培,共同开创了西双版纳的植茶历史。“散收,无采造法”指当时的茶叶是将鲜叶生晒而成的散茶,没有唐朝内地团饼茶的采制方法。
在南宋李石的《续博物志》中也有“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的记述,“采无时”即采茶无时限,四季可以采茶,正是对西双版纳低纬度高海拔亚热带茶区的真实记述。
唐宋时期,西双版纳的茶叶如按产地或集散地命名,均可称之为“银生茶”,也就是早期的普洱茶。到了明代,茶叶生产、贸易有了重大发展。明初统治者在云南实行的“屯田制”,把大量内地汉人迁移到云南开发边疆,同时也把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了云南边疆,大大提高了云南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内地的团饼茶加工技术也在这一时期传入西双版纳境内古六大茶山,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尤其日益扩大的茶叶贸易贮存、运输的需要,促进了当地茶叶加工工艺、方式变革,演变发展形成了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的各种紧压茶加工方法。由于当时西双版纳隶属于普洱府辖治,茶叶主要靠马帮驼运到普洱府所在地集散贸易,故得名“普洱茶”。正如明万历年间谢肇浙《滇略》中所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是对普洱团茶的最早记述,也是对“普(洱)茶”—名的最早记述。
清代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清人赵学敏(1765年)《本草纲目拾遗》载:“普洱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曼砖、慢撒六茶山”。清人檀萃1799年著《滇海虞衡志》卷十一记载:“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利赖者也,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端,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每盈路,可谓大钱粮矣。”阮福《普洱茶记》中也载,“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习崆、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此六大茶山的山名在不同的史籍中有不同的记述。1957年,普洱茶专家、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蒋铨带领西双版纳茶叶、农业科技工作者实地访问、考察了古六大茶山,认定此古“六大茶山”,既为现今景洪境内的攸乐山和勐腊境内的曼洒、易武、曼砖、倚邦、革登。清朝雍正年间,倚邦、易武等茶山所产的以早春茶为原料蒸压精制的上乘普洱茶—“圆饼”,被朝廷定为“贡茶”列入“贡茶案册”,每年要缴纳“八色贡茶”,朝廷“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所产大批量普洱茶则从倚邦、易武茶马古镇由骡马队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最后来到康藏地区,部分再转销到印度、尼泊尔等国,另一路则经老挝、缅甸转口到泰国、新加坡、印尼等中南半岛国家。普洱茶运销盛极一时。
据大量史籍、古迹和遍布境内的古茶树、古茶园,史学和茶界专家普遍认为,西双版纳产茶史始于汉代,广于唐代,盛于清代。在清代中期,西双版纳普洱茶年产量最高达4000吨。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加之西双版纳通往思茅等地主通道改向,六茶山所产传统普洱茶产量随之剧降至1000吨左右。随着勐海(佛海)县打洛边境中缅通道的畅通,尤其是1939年有识之士创办了(佛海)勐海茶厂,引进了机械压制普洱茶的加工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普洱茶生产中心也由此移到了勐海。由于有充足的原料及便利的境外运输通道,吸引了众多的茶商到勐海开设茶庄,收购晒青毛茶,加工成七子饼茶等各种紧压茶,畅销内地、康臧地区和由打洛口岸出境销往南洋,促进了茶业经济的繁荣。从1939年至1941年间,勐海年产紧压茶达到了2000吨以上。
勐海南糯山等古茶山,是西双版纳澜沧江以南地区的古老茶区,其产茶历史不晚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据上世纪50年代中期,蒋铨等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多次实地考察,据山寨爱伲族老者讲述,以爱伲人父子连名制的世代相传计算,在57代之前当地已有人工种植的茶园存在,是布朗族的先民最早种植的。如按平均每代20年计,南糯茶山在1100多年前就已存在。除古六大茶山、南糯茶山之外,勐海县勐宋、巴达、布朗山,勐海、勐混等坝缘丘陵地带,景洪市大勐龙勐宋、曼伞、怕冷等山区都有大片的古茶树古茶园分布,这些古茶区同样都是西双版纳茶叶生产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际茶叶市场的需求变化,早在1940年勐海茶叶厂商就生产出了专供出口的红茶。1938年在南糯山成立的“思普茶业试验场”及1940年建立的勐海茶厂是滇红茶的创制单位,勐海茶厂从1940年至1941年间共生产了滇红茶200吨。
茶叶,是我州最古老的经济传统产业之一,走过千年,几经兴衰,但从古至今一直保持了支柱性传统产业的地位。西双版纳州全境获得解放并成立自治州后,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起,全州的茶叶生产由衰落逐渐走向复兴。1951年在南糯山成立的省茶叶研究所(1957年至今驻勐海曼真),50多年来一直扎根边疆,利用境内丰富的栽培性和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大力开展茶树育种、栽培、加工、植保等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良种科研繁育成果累累,先后繁育出了云抗10号、云抗14号、矮丰、长叶白毫、云抗27号、云选9号等云南大叶茶种无性糸良种,在州内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种植,为加快西双版纳茶叶生产发展提供了良种、良法等技术支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扶持下,自上世纪90年初起,全州茶叶种植、加工业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截止2003年底,全州茶园面积达37.77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98万亩,占总面积的7.8%;产干毛茶1.48万吨,投产面积平均亩产近60公斤,单产提高6.6公斤。全州36个乡镇中除勐捧镇以外都有茶叶分布,面积最大的勐海镇和勐宋乡分别达2万多亩,勐海县茶叶种植面积、干茶总产居全省各产茶县前列,成为全省第一产茶大县。去年,在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茶叶收入约300元。茶叶一直是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边疆稳定,推动西双版纳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古茶树资源分布
1、行政区域分布:我州现有古茶园82234亩,分布于两县一市的19个乡镇100个村寨之中。其中:勐海县古茶园面积最大,有46216亩,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的37个村寨;勐腊县有古茶园面积27793亩,主要分布于该县北部的象明、曼腊、易武三个乡的46个村寨;景洪市古茶园面积较少,有8225亩,分布于基诺、勐龙、勐旺、景洪四个乡镇的17个村寨。古茶园大都分布在经济较落后、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半山区乡,分布区域内居住的民族主要有汉、彝族、基诺、布朗、傣、哈伲、拉祜、等。古茶园分布面积较大的乡镇有:格朗和乡15000亩,象明乡9721亩,布朗山乡9505亩,易武乡8279亩,勐混镇8010亩,勐龙镇5170亩,基诺山乡2900亩。
全州古茶树树龄从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数在200-500年之间。
2、地理环境分布:我州古茶园分布面广。古茶园分布区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红壤、砖红壤,PH值在4~6.5之间,茶园中大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古茶园海拔分布从760米到2060米,海拔高差较大,有1300米。最低海拔在勐腊县曼腊乡曼乃新寨,最高海拔是勐海县勐遮镇、巴达乡、打洛镇交界处曼摞黑山。
3、茶资源分布:西双版纳州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既有野生型古茶树,也有栽培型古茶树;既有大叶种古茶树,也有小叶种古茶树;树型有高大乔木的,也有小乔木的;有树高23米以上的,也有1米以下的;叶形有大叶的,也有小叶的;有圆叶的,也有长叶的;芽叶色泽有绿的,也有微紫的;叶腋色泽有绿的,也有红的等等。
总的来说,我州古茶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一、现存的古茶树资源绝大部份是栽培型的,野生型古茶树仅有零星分布。二、栽培型古茶树中,绝大部份为大叶种,仅在勐腊县象明乡、景洪市勐旺乡有部分小叶种茶园或单株。三、从树型来看,勐腊县古茶树多为乔木型,勐海县和景洪市古茶树多为小乔木型。如勐腊县曼腊乡曼洒村委会杨家寨森林中生长着一株高为23.5米的大茶树,可谌称为至今世界所发现的栽培型非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中最高的大茶树。所发现的古茶树资源,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丰富,为世人所属目,它是生物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依据中山大学山茶属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的分类,我州分布的茶组植物初步可分为普洱茶(C .assamica)、茶(C .sinensis)、勐腊茶(C .manglaensis)、多萼茶(C .multisepala)、大理茶(C .taliensis)、苦茶(C .var.Kucha)、滇缅茶(C .irrawadiensis)七个种或变种。普洱茶在全州茶区均有分布,其他茶种仅零星分布。如:
1、南糯山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 .assamica),位于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委会半坡新寨,海拔1700米,树型小乔木,树高5.3米,树幅9.35×7.5米,基部围240厘米,树龄800年左右。
2、巴达大茶树:学名大理茶(C .taliensis),位于勐海县巴达乡大黑山,海拔1910米,树型乔木,树高23.6米,树幅8.8米,基部围290厘米,树龄1700多年。
3、贺开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 .assamics),位于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委会曼弄新、老寨交界处,海拔1600米,树型乔木,树高3.8米,树幅7.3×6.55米,基部围212厘米,树龄300年左右。
4、曼夕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 .assamica)位于勐海县打洛镇曼夕村委会老曼夕村,海拔1600米,树型乔木,树高8.4米,基部围206厘米,树龄300年左右。
5、曼糯苦茶:学名苦茶(C .var kucha),位于勐海县布朗山乡勐昂村委会曼糯村,海拔1300米,树型乔木,树高8.25米,树幅5.25×4.55米,基部围176厘米,树龄300年左右。
6、保塘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 .assamica),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坝蒙村委会保塘。树型乔木,树高9.2米,基部围200厘米,树龄300年左右。
7、落水洞大茶树:学名勐腊茶(C .manglaesis)。位于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落水洞村,海拔1463米,树高10.33米,树幅5.62×5.10米,基部围1.32米,主干胸围106厘米,树龄500年左右。
8、刮风寨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 .assamica)。位于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委会刮风寨村,海拔1160米,树型乔木,树高13.3米,基部围0.85米,树龄300年左右。
9、同庆河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 .assamica)。位于易武乡洒代村委会同庆河,海拔910米,树型乔木,树高14.52米,基部围180米,树龄400年左右。
10、杨家寨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 .assamica)。位于勐腊县曼腊乡曼洒村委会杨家寨多依树山,海拔1060米。树型乔木,树高23.5米,基部围144厘米,树龄500年。
11、曼庄古茶:学名多萼茶(C .multisepala)。位于勐腊县象明乡曼林村委会曼庄茶山,海拔1227米,树型小乔木,树高3.9米,基部围100厘米,树龄300年。
12、依帮大茶树:学名普洱茶(C .assamica)。位于勐腊县象明乡依帮村曼拱一队,海拔1500米,树型乔木,树高8.2米,基部围120厘米,树龄400年左右。
13、革登小叶茶:学名茶(C .sinesis)。位于勐腊县象明乡安乐村委会直崩村革登茶山,海拔1360米,树型小乔木,树高5.4米,树龄300年。
14、亚诺古茶树:学名普洱茶(C.assamica)。位于景洪市基诺山乡亚诺寨后山,海拔1370米,树型小乔木,树高2.98米,基部围118厘米,树龄300年左右。
15、青蛙池古茶树:学名暂定滇缅茶(C.irrawadiengis)。位于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委会曼家坡坎后山青蛙池,海拔1615米,树型小乔木,基部围120厘米,树龄300年左右。
16、勐宋千亩大茶山古茶树Ⅱ:学名普洱茶(C .assamica)。位于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委会曼窝科曼迈窑寨子后千亩大茶山路边坡上方,海拔1780米,树型小乔木,树高6.8米,基部围168厘米,树龄400年左右。
17、勐旺孔明茶:学名茶(C .sinesis)。位于景洪市勐旺乡养殖场后山,海拔1530米,树型灌木型,树高1.4米,基部围125厘米,树龄300年。
18、勐宋阿妈央古茶树Ⅰ:学名暂定苦茶(C .var kucha)。位于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委会曼家坡后山阿妈央,海拔1650米,树型小乔木,树高4.75米,基部围132厘米,树龄300年。
西双版纳植茶历史悠久,经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的结果,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方品种。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依据地域命名可统称为西双版纳大叶茶,再依县域来分,可分为勐海大叶茶、勐腊大叶茶、勐腊小叶茶、景洪大叶茶;从叶形、芽叶色泽、发芽早迟来划分,又可分为大团叶茶、大卵圆叶茶、革质杨柳茶、细叶茶、长叶茶、绿芽茶、黄芽茶、小叶红芽茶、大叶白毫、红芽茶、大黑茶、大黄叶早、早生黑叶等类型。
西双版纳大叶茶属云南大叶茶群体类型之一,是我国最优良的地方茶树品种,萌发早,每年2月中旬即可开采至11月中上旬,芽叶肥状,茸毛多,叶面隆起,叶片肥厚,叶质柔软,持嫩性强,内含物质丰富,品质优、产量高,据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分析,水浸出物含量48.75%,茶多酚32.5%,儿茶素总量1.79%。制红茶香气高鲜,滋味浓强鲜,汤色红艳,驰名中外;制普洱茶汤色红浓,香气具有独特陈香,滋味醇和回甜,叶底褐红色,名重天下。
上世纪六十年代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就向全国适栽大叶茶地区推荐了革质杨柳、大黑茶、大卵圆叶茶三个有性系良种;对提高我国红茶产量和品质起到了重大作用。1985年勐海大叶茶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有性系优良品种;勐腊易武绿芽茶在“七五”全国科技攻关研究中筛选为全国优异茶资源之一。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国家级、省级良种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抗43号、长叶白毫、73-11号、73-8号等均是利用西双版纳大叶群体中的原始材料选育而成,特别是云抗10号良种,已在我省推广面积达30多万亩,并成为全省无性系良种的当家品种,对改造、提升云南茶叶产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用勐海大叶茶制作的红碎茶二号荣获国优产品称号,并颁发银质奖章,南糯白毫、云海白毫等名茶荣获国家名茶,这些都显示了我州优质茶树资源的潜在力量。有人赞美普洱茶产地曰:“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许多茶叶专家认为,西双版纳的大叶茶良种内含物丰富,国内外各地能仿制出普洱茶的外形,但不能制出原产地普洱茶的内在品质。西双版纳的“滇红”、“普洱茶”之所以誉饮国内外,除因得天独厚之气候、土壤条件外,更与众多的优良地方品种有关。
五、古茶树资源价值评述
西双版纳悠久的产茶历史,在全州世居13种少数民族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西双版纳的古茶树资源无论是种类、品种、数量、面积,还是历史、民族、文化均有其特殊性。茶种多样性、民族多样性与茶文化多样性三位一体,集中于西双版纳,在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难以找到第二个地区。而且是我国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古茶园是人类和作物相互作用、“协调”进化的结果。野生古茶树是大自然的恩赐,栽培古茶树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大面积的古茶园保存有独特的遗传类型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加强对这些宝贵的遗传资源的保护,不仅对研究茶的栽培历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未来茶产业的发展,茶品种的改良均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研究其他栽培作物的驯化乃至人类农作物的起源和进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说西双版纳古茶树是我国宝贵的财富,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的“活化石”和茶树发祥地最有力的物证,也是研究西双版纳植茶历史、茶文化发展的重要佐证。因此,无论从古茶树的文化底蕴还是从其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观赏价值来看,西双版纳古茶树、古茶园都是“世界级”的资源,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珍贵遗产。但由于古茶园生产的天然有机茶引起国际国内市场的极大关注,过度甚至毁灭性采摘古茶园茶叶的事件时有发生,古茶树、古茶园这一重要世界性文化景观遗产面临严重危机。有效地保护西双版纳古茶树、古茶园已成为我州各级政府、各族群众和专家学者刻不容缓的任务。
我们呼吁:应对西双版纳古茶树、古茶园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并申报世界遗产,以争取国家及国际组织对古茶树、古茶园保护的支持。
1、环境和物种资源
西双版纳古茶园分布区域,地形比较复杂,海拔高差大,造就了各古茶区不同的生态系统。古茶树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许多具有独特植物学特征的地方群体品种,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基因,无论从树型、叶形、叶质、芽叶色泽到产量、内含物、抗逆性等都各具特色,既可从中直接选育良种,又可作为人工杂交育种的种质资源,是宝贵的种质资源库,分布于树林之中,大都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较好,加强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了保护。
2、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
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和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是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中的一朵奇葩。早在唐代就名留史册的“银生城界诸山”(即后称的“古六大茶山”),正成为海内茶界人士和茶文化爱好者寻根探原的科考、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
勐海1700多年的巴达野生茶树王,南糯山800年的栽培型古茶树,著名的“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马古道”、勐腊易武“茶马古镇”,吸引着中外茶人的目光,而傣族的香竹筒茶、布朗族的腌酸茶、竹筒茶,哈尼族的土锅茶、基诺族的凉拌茶、拉祜族的火罐茶、佤族的烤茶、彝族的火焯茶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饮茶习俗,这些古老的“茶文化”蕴含着厚重的艺术与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将古茶树、古茶园的保护与旅游相结合,开展古茶资源、民族茶文化生态旅游,一方面可对民族茶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整理,使之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也可在生态旅游中让茶农得到实惠,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古茶树、古茶园的保护。
3、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西双版纳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有悠久的种茶产茶历史。生长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种茶产茶历史过程中,在祭祀、婚庆、礼仪、加工、饮用等方面,形成了各民族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和饮茶习俗。
在西双版纳各民族的重大节日和礼仪习俗中,茶是必不可少之物。布朗族有在寨子中心祭台祭祀茶树、敬奉祖先的习俗;傣家人的婚俗中,订亲少不了订亲茶;哈伲族称茶叶为“诺博”,其含义就是奉献吉祥之物,祝愿兴旺发达,祈盼生机蓬勃,赋予纯洁高贵,象征哈伲族的质朴善良;基诺族则在盛大的“特懋克”节祭祀大鼓时,要用火烤的茶叶祭祀大鼓。可以说“茶”是各少数民族人民通天、通天、通神的祭物和媒介。
遍布于西双版纳境内内的古茶树和古茶园,是世界茶文化的“根”和“源”,是我各民族悠久种茶饮茶历史的见证。大面积保存的古茶树、古茶园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古茶树资源,实际上就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古茶树资源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是其它任何物种都无法代替的。
4、开发利用价值
利用我州拥有享誉全球的野生型“巴达大茶树”、栽培型“南糯山大茶树”及丰富的茶树资源和独特的民族茶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茶业生态旅游。既顺应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大省”的发展思路,又有助于西双版纳茶文化的传播,也有助于西双版纳旅游业与茶文化的共同发展。以“茶”为媒,带动全州旅游业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全州经济的腾飞,实现“旅游兴州”的目标。
由于普洱茶独特的功效,普洱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莱,加之回归大自然的心境,有机食品受到更多人的追求。而西双版纳古茶园这一独特的茶林混种系统,形成了无污染的自然有机茶园,用其原料加工的普洱茶,价格高出普通原料加工的普洱茶价格的一倍乃至数倍。只要我们在保护茶农利益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合理开发以古茶园为原料的高档茶产品,必然取得较高的经济价值。
西双版纳是茶的故乡,大面积的古茶园彰显了人类对野生茶树驯化为栽培茶树的古老种植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当今国际上大量需求的有机茶资源的开发和建立有机茶园的技术源泉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大面积的古茶园可以提供人们对古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古茶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病虫害自我控制机制、土壤肥力自我维持机制、小气候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大面积古茶园的保存,必定保存有独特的遗传类型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茶种质的重资源库,为优良茶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基因源,为今后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说古茶园的有存在,对于研究茶树原产地、茶树群落学、茶树遗传多样性、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西双版纳州的古茶树资源,大部分已被群众利用,只有少部分处于丢荒状况或在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生长。但群众对古茶树资源的利用大都处在一种初级、粗放的开发利用状况,古茶树资源的价值尚未被充分认识和高附加值的发挥出来。在当今社会,消费者消费观念转变,消费水平提高,无公害茶、有机茶产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的主要选择,在这样的情形下,合理开发利用古茶树资源,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的古茶树资源,因为宣传的力度不同,知名度不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大不相同。在知名度较高的南糯山、易武等地,古茶树原料所制晒青茶,每公斤价格从二、三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价格是普通茶树茶叶产品的2~5倍甚至更高,其经济上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大多数地方,古茶树原料所制茶叶和普通茶树原料所制茶叶在价格上并无区别,不超过20元/公斤,在个别的地方,古茶树原料所制茶叶价格甚至低于普通茶树原料所制茶叶。
古茶园的单产都不高,大部分在20~30公斤/亩之间,这固然和古茶园植株稀少,古茶树普遍树势较弱有关,但群众不合理的采摘管理方法也是造成古茶园单产较低的原因。通过古茶树资源保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古茶园管理技术措施,增加古茶园产量,是增加山区民族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
通过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古茶树资源的价值。对外宣传古茶树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优异的内在品质,并赋予古茶树茶叶产品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内涵,使古茶树茶叶产品得以较大升值。通过效益的提高来激发群众自觉管理、保护古茶树,是实施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
相关热词:
茶树
茶园
古茶山
西双版纳州
历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