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云南省茶农有600万人,涉茶人口约1000万,年产茶叶18万吨左右。从云南省的地形图上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沿怒江、澜沧江而下的横断山脉流域,分布了云南最主要的茶叶产区。其中,自然条件优越的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集中了云南最为优质的茶叶原料基地,也诞生了一批影响行业的一线品牌茶企。而交通、经济条件便利的昆明,同样集中了一批知名的茶叶品牌和一些终端茶叶市场。
大理、保山、德宏 龙头企业仍不多见
在云南茶叶发展史上,曾经出现了沱茶、饼茶、砖茶3种普洱茶产品形态。而滇西的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云南下关沱茶”的发源地。在下关茶厂所在的大理州,如今拥有20万亩茶园,3万多户茶农,年加工产值5亿元以上。其中,最为靠近临沧、普洱的南涧县集中了大理州6成以上的茶园。受自然条件限制,大理州茶产业如今主打高山、绿色有机、生态等路线。
而作为云南最知名的沱茶品牌生产商的下关茶厂,始建于1941年,是我国西南地区建厂较早、规模较大的茶叶加工企业,是驰名中外的,也是国家定点生产边销紧压茶的重点厂家。在经历了历次产权改制之后,下关沱茶如今依然还是行业内的一线龙头企业。
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乡镇企业热潮中,位于大理的大大小小的茶厂开始出现。而到了2000年前后的产权改革后,这些企业开始转换身份成为了私营企业,规模较大的有土林茶叶等。
如果把目光继续向西转移,保山、德宏也拥有着众多的中小茶叶厂商。但和大理相比,这两个州市目前还缺乏一个像下关沱茶一样的一线龙头品牌企业。以德宏州为例,目前全州35.4万亩茶园中,有20万亩可投产,形成了19家成规模的茶厂。但在全州的经济比重中,茶产业的比重并不算大。而保山市的茶叶产区主要集中在昌宁县、腾冲县,如今位于保山市茶叶一线的腾冲县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腾冲清凉山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昌宁县尼诺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等品牌厂商,距离行业一线品牌的距离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临沧市 普洱第一仓香飘海内外
临沧市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主要地区,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如今拥有着滇红之乡和普洱第一仓的称号,也是云南大叶种茶最大的生产基地,栽培有茶园126万亩,拥有130户有QS生产许可证的茶叶企业。
作为云南最大的茶叶主产区之一,临沧市诞生了滇红集团、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茶企。
而戎加升先生创办于1999年的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则为最典型的民营企业的代表,其前身为双江县茶厂。如今,戎氏家族的这家茶企已经成为了一家集茶叶种植、初制、精制、产品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创建属于自己品牌的茶叶企业后的10年左右的时间内,戎氏家族也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当地人估计勐库戎氏家族从茶产业中至少已积累了数亿元的资产。
当地另外一家行业龙头企业,则是从2004年开始出现的临沧澜沧江茶业有限公司。而其余的130多家中小茶企中,已经有人从中成功积累财富并把产业向着其他领域延伸。
普洱市 因茶更名以茶富市
作为一个为茶更名为“普洱”的城市,茶产业对于普洱市的意义不言而喻。在云南的各茶叶主产区中,普洱以136万亩种植面积成为云南省最大的产茶区,每年普洱茶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去年全市人均收入2900元左右,茶农的茶叶收入就占到了1000多元,对农民的收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地政府“以茶名市、以茶富市、以茶兴市”的战略以及千年以来茶经济的传统下,这样一个地方,自然也诞生了一批云南茶业的一线品牌。其中就包括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行业龙头。
在龙生茶业的网站上,有公司董事长朱启忠这样的一句致词:“我见证了普洱茶产业的复兴,我们的目标就是做普洱茶领域中的‘茅台’。”在这样的信念下,龙生茶业逐渐做大,成为了一家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带动2万多名贫困山区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的行业龙头。此外,在普洱还有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国家指定为云南普洱茶四大生产厂家之一的云南普洱茶集团。
这些巨头之外,普洱还有着诸如王霞普洱茶业有限公司、永年普洱集团、江城牛洛河茶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业内评价较高的当地一线品牌。而在2007年之后,昆明柏联集团、天津天士力等企业也进军普洱的茶业。新的行业巨头正在产生。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普洱的数百家中小型茶企中,新的财富明星也正在成长。
西双版纳
古新更替人才辈出
西双版纳是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所在地。而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的“古”、“新”更替,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简单位移,更为重要的是催生出了诸如大益茶业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头羊,和易武、勐海这类茶业重镇。
古六大茶山中的易武茶区“茶经济”兴起早,由茶业发展带动了易武经济收入,易武也成为了滇南有名的“利润城”。而作为战时开拓国家财政收入新渠道而建立在勐海的新式茶厂,则让勐海的茶业从一开始就彻底摆脱了手工制茶的作坊式发展,开始了一条以进口机械作业和高学历技术人员为主的现代实业之路。
而当年的勐海茶厂(当时称作佛海茶厂)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不经意间充当起云南茶业人才的摇篮,一批立足勐海茶区,有着各自制茶理念的企业家也相继在勐海开厂。与大益同属云南一线茶企的“七彩云南庆丰祥”、云南昌泰茶业集团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勐海茶区更多的是诸如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勐海县南春茶厂、勐海昱申源生态茶厂等200多家二、三线的茶厂。就在勐海茶区一朝之间拔地而起许多大大小小茶厂之时,一些人却从这个地方离开,在新的地方开创了自己的“茶路”,也带起了新“茶经济圈”。
同样地处滇南的红河、文山两个州,也拥有着为数不少的中小茶企。但在云南的茶业财富版图上,实力还稍逊一筹。在这里我们不作一一叙述。
云南省茶办主任杨善禧说,现在,在普洱、版纳、临沧、昆明、大理、德宏等茶叶主产区都有了一些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左右的一线品牌茶企,从云南这些茶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普洱茶的发展轨迹已不再局限于只是沿着澜沧江的原料基地,这些一线企业走出的普洱茶“品牌化”道路,正是云南省上千茶企发展所需的一条路子。而这条路,或许也正是云南茶业财富的成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