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宋代茶叶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深化,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与唐代茶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茶文化史上的一段灿烂篇章。
宋代茶学与唐代茶学相比,在深度上多有建树。由于茶业长的南移,贡茶以建安北苑为最,所以不少的茶学研究者在研究重心上也倾向于建茶,特别是对北苑贡茶的研究,既深且精,在学术专题上形成了强烈的时代和地域色彩。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传下来后,为当今宋代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在宋代茶叶著作中,比较著名的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沈括的《本朝茶法》、赵佶的《大观茶论》,唐庚的《斗茶记》、熊蕃、熊克父子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等等。
在宋代茶学作者中,有作为一国之主的君子宋徽宗赵佶,有朝廷大臣和文学家丁谓、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沈括,更有乡儒、进士,乃至至今都不知其真实姓名的隐士""审安老人""。从这些作者的身份来看,宋代茶学研究的才和研究层次?都很丰富。
在研究内容上包括茶叶产地的比较,烹茶技艺、茶叶型制、原料与成茶的关系,饮茶器具,斗茶过程及欣赏,茶叶质量检评,北苑贡茶名实等等。
宋代茶学由于比较专注于建茶,所以在深度上,系统性上比唐代都有新的发展。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宫廷皇室的影响。无论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带上了一种""贵族""色彩。于此同时,茶文化在""高雅""的范畴内,得到了更为丰满的发展。
宫廷皇室的大力倡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封建礼制对贡茶的精益求精,进而引发出各种饮茶用茶方式。宋代贡茶自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通过精工改制后,在形式和品质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号称""小龙团饼茶""。 欧阳修称这种茶""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荐这种小龙团,珍惜备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随便赐赠,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礼祭天地时,中枢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团,而这些大臣往往自己舍不得品饮,专门用来孝敬父母或转赠好友。这种茶在赐赠大臣前,先由宫女用金箔剪成龙凤、花草图案贴在上面,称?quot;绣茶""。
北苑贡茶进入皇室后,在茶品与官品之间有严格的对应规定,茶的赐用有严格的等级区别。如""龙茶""只供皇帝饮用,或只能由皇帝恩赐给执政、亲王、长公主。凤茶,专供皇室成员、大学士和将帅。近臣可得到京挺、的乳等茶。
宋代饮茶礼仪中,赐茶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赐茶包括皇帝向大臣们赐茶,朝廷向外国来使赐茶、宫廷游观活动中的赐茶,皇帝向国子监的监官、学官及太学生赐茶,还有在宫廷中的婚丧礼仪中也有赐茶的内容。由赐茶而衍生出来的还有大型的宫廷茶宴。
第二,贡茶的精益求精,促成了斗茶、品茶艺术的形成和提高。
由于皇室十分重视贡茶的质量,各贡茶督官对品质的改进十分重视,贡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地方官的仕途,因此,茶叶产地的质量竞争也十分激烈。斗茶,就是产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于此同时,在斗茶活动不断升温之际,对品茶、斗茶技艺的理论探讨也不断进行。典型的就是蔡襄的《茶录》、《茶录》就是专门为仁宗皇帝了解贡茶及其品尝煮饮技巧而写的一部专著。其中论及到民间斗茶的用器、过程、评判优劣的标准等等,如《茶录》一类的著作对沟通皇室与民间的联系,对斗茶及品饮艺术的理论提升,对进一步推广和指导各种贡茶的质量竞争,都具有很强烈的影响。至于宋徽宗以一种茶叶专家的姿态撰写《大观茶论》,更不容下官平民们等闲视之。其影响力、倡导力更是巨大。这些影响其实就是朝廷由上而下的一种间接的干预。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在以贡茶一路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作为文人自娱自乐的有""分茶"";作为民间的茶楼、饭馆中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宋代民间饮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南宋建都临安之时,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为中心的茶馆文化崭露头角。
茶馆的形式,在南宋称为茶肆。据吴自牧《梦梁录》卷16记载,杭城茶肆在格调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酒肆布置,主要为张挂名人书画,列花架、插上四季鲜花。一年四季""卖奇茶异汤,冬月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到晚上,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作应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来提瓶卖茶。
杭城茶肆分成很多层次,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一般作为饮茶之所的茶楼茶店,顾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当时称此为""挂牌儿""。有的茶肆,""本非以茶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时称""人情茶肆"",有的""专是五好打聚处,亦有诸行借工卖会人会聚行老"",时称""市买""。
再有一些茶肆, 专门是士大夫期朋会友的约会场所, 著名的如""蹴球茶坊""。""蒋检阅茶肆""等。还有一种称为""花茶坊""的茶楼,楼上专门安著妓女,诱客名为茶坊,实为色情场所。
""绣茶""的艺术是宫廷内的秘玩。据南宋周密的《乾淳风时记》中记载,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贡第一纲茶就列了宫中,此茶的包装很精美,共有百夸,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据说,一只可冲泡几盏。大概是太珍贵的缘故,一般舍不得饮用,所以一种只供观赏的玩茶艺术就产生了。这种绣茶方法,据周密记载为""禁中大庆会,则用大镀憋,以五色韵果簇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见""。
另一种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的玩法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时,已作为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 《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 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
""绣茶"" 和""漏影春""是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相对于此, ""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有着极强的功利性,它最早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一个""斗""字,已经概括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因而""斗茶""也被称为""茗战""。""斗茶""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在蔡襄的《茶录》中已有完整的记述。
茶色:""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 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茶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
茶味:""主于甘滑"",""水泉不丹能损茶味""。
斗茶对器具的要求也很高。
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
汤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
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如果说""斗茶""有浓得的功利色彩的话,那么""分茶""就有一种淡雅的文人气息。""分茶""亦称""茶百戏""、""汤戏""。宋代陶谷在《清异录》中这样描述""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
杨万里有一首《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诗, 也详细地记述了""分茶""的种种妙境。诗中称:""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善于分茶之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善于变化的书画来,从这些碗中图案里,观赏者和创作者能得到许多美的享受。
当然,有的时候,独自一人,用分茶来排遣一下心中的郁结,并不刻意追求其中的诗文画面,心绪随着""碧云""悠悠,也是一种极好的享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有诗曰""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指的就是这种分茶排忧之法。
您可能敢兴趣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红茶控看过来!红茶种类那么多,爱喝红茶却不懂吗?
2021-06-14 15:36:53
日本人寿命全球最长 WHO:与日本抹茶功效有关
2021-06-12 15:16:44
为茶业注入新生命 他带动疯阿里山高山茶
2021-06-12 15:09:29
【图】茶叶制茶方法工艺流程图如何?
2021-06-12 13:56:15
茶叶品种分类好简单,红茶等级、产地、茶款一定要会看
2021-06-11 09:22:18
台湾蜜香红茶|台湾蜜香红茶功效与作用
2021-06-11 00:39:46
台湾日月潭红茶制茶6步骤方法
2021-06-10 22:41:53
熟成红茶好喝的秘密?专家带你从原料端看行销手法!
2021-06-10 13:19:41
世界茶种类大全,6款常见下午茶的味道特徵和风味特点
2021-06-09 18:23:55
红茶也有分等级?认识世界知名茶种
2021-06-09 17:09:59
被过度吹捧?茶叶专家解释为何大吉岭茶是红茶的正统
2021-06-09 15:55:52
台湾高山谷芳有机茶园 品一口土地的芳香 有机茶
2021-06-09 15:37:28
一杯有机好红茶的制茶过程成长史
2021-06-08 22:55:40
日月潭红茶赛「一条龙」较劲 採茶到焙茶比功夫
2021-06-08 17:16:19
传统全校采茶体验大悟、撒哈拉小软萌有礼
2021-06-08 16:57:07
中国博大精深汉学中医底蕴深厚 帝王级茶膏「龙裕泰」
2021-06-08 09:29:02
“一饼茶一辆宝马” 高档茶叶在中国作为一种送礼手段
2021-06-08 09:24:05
全台乾旱 春茶採收量锐减茶农苦哈哈
2021-06-07 23:48:49
绿茶、乌龙茶和红茶都生长在同一棵茶树上?专家解惑
2021-06-05 16:32:31
英德英红华侨茶场英红九号红茶品种和英红九号分级
2021-06-02 15:48:31
印度大吉岭产区红茶分级
2021-06-01 17:17:57
印度大吉岭红茶产区海拔和著名茶园风味特点
2021-06-01 15:52:20
阿里山高山茶去年底雨水少不发新芽 茶产量少3成
2021-06-01 14:41:06
嘉县阿里山高山茶春季优良茶竞赛 成绩公布
2021-06-01 14:28:35
正视气候变迁 别让肯亚红茶的美味成为记忆
2021-05-29 15:26:19
三芝茶旅 背起茶篓跟著返乡「中年」採茶趣
2021-05-27 20:06:29
老茶园变身亮点茶庄 林玉萍如何打造「茶服务业」?
2021-05-27 19:51:18
歌手林语菲老家1.4万坪茶园缺水欠收 又碰疫情打击短收近千万
2021-05-27 19:43:58
梨山茶农中年转行 不眠不休学做茶盼更精进茶艺
2021-05-27 19:27:07
阿里山高山春茶评鑑 上意茶业夺双奖
2021-05-27 19:25:18
今日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