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茶厂注重每个生产环节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跨过新千年,进入21世纪的中国一派盎然生机,迅速增长的国力让国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很多国企渐渐摆脱了八九十年代改革的阵痛,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商海变幻,几经沉浮。云南勐海的郁郁茶山依旧沉静,然而很多人或许想不到,一场关乎普洱茶的轰轰烈烈的改革即将拉开大幕。2004年,尝试过改革的勐海茶厂决定彻底改制,引进资金重新振兴这个曾经辉煌过的重要普洱茶企业。2004年11月,勐海茶厂改制完成,依托雄厚的资本实力与先进的管理理念注入,踏上了新的征程。
改制后的大益集团以产品质量为根本,丰富产品品种,迅速开拓终端网络,用实实在在的销售业绩开创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大益”。 熟悉普洱茶的人们惊叹于大益的变化,热爱大益的人们欣喜于这一系列变革。
激活企业 夯实基础
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大益集团明确了勐海茶厂2005年的生产任务是引入普洱茶标准化生产项目,通过对基层、深加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改造,改变现有茶叶制作相关设备、技术与管理标准,使茶叶在生产、加工及管理方面获得最佳的秩序和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集团建立了新的激励机制,推进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建设,使管理有据可依。另外还召开了经销商大会,获得了宝贵的市场信息,赢得众多经销商对勐海茶厂的真心支持。在硬件建设上,集团补充了原材料库,保证生产所需,同时投入巨资对现有的机器设备、厂房、办公楼等进行重新装修、维护和改造,使之能适应公司产销规模的扩大。截止到2005年5月就生产成品茶700吨,实现产品利润540万元,上缴税金29万元。
最让大益人欣喜的是企业重视人才、激励员工的一系列新机制。长期以来,勐海茶厂实际存在的平均分配弊端影响着工人的积极性。改制后,企业冲破分配禁区,按照劳动数量和质量的完成情况拉开工资档次。开展经常性的考核,进行不同的奖惩。对车间实行工资与产量、质量挂钩,车间又将工资与每个机台的产量、质量挂钩。这样每个员工都自觉提高产品、注意质量、降低消耗,从而保证了全厂生产持续上升。
为充实技术力量,勐海茶厂广招人才,几年来共招聘了100名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才,其中,茶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4人;此外,请云南农大茶学院到厂里举办茶学专业大专函授班。茶厂给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给予特殊补贴,并出资为他们购置住房。
为了充分发挥工人的作用,茶厂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员工一进茶厂,党委就组织他们参加军训,提高员工的集体观念、劳动纪律观念。茶厂经常邀请州、县党校讲师到厂里讲党课,邀请茶叶专家讲授茶知识。厂里还建立了党员活动室、职工文化体育活动室;组建了茶道表演培训班、百人合唱团、篮球队、文艺表演队等。企业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有较大改善,创造了一个心情舒畅、奋发向上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