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日本茶道宗师「利休之死」,与丰臣秀吉和複杂的中日关係息息相关

发布时间:2024-10-31 来源:茶知识: > 资讯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说到日本茶道,不论是在日本国内或国外,千利休(15221591)都可算是最负盛名的第一人。 不过,大名鼎鼎的千利休却死得很「诡谲」,众说纷纭,引来各种解读其中最具戏剧性的说法就是门人众多的利休得罪了秀吉,被秀吉下令切腹自杀。在这传说中,「利休之死」
 
说到日本茶道,不论是在日本国内或国外,千利休(1522—1591)都可算是最负盛名的第一人。
 
不过,大名鼎鼎的千利休却死得很「诡谲」,众说纷纭,引来各种解读——其中最具戏剧性的说法就是门人众多的利休得罪了秀吉,被秀吉下令切腹自杀。在这传说中,「利休之死」带著浓浓的日本色彩,与利休「日本茶圣」的地位颇为相符。
只是,如果我们可以暂时忘却「千利休」在幕府瓦解后才获得的「日本茶圣」名号,重新以海洋的角度解读这段传说,其实又有许多令人怀疑的线索。
 
首先,千利休的姓「千」本身就很奇特,有一说「千利休」原来姓「田中」,小时候被称为「田中与四郎」,后来才取祖父「田中千阿弥」名中的改姓「千」,称「千宗易」。如果考虑「千」姓源自中国,在韩国也有此姓,而「姓名」对「生意人」其实算是一种「个人品牌」的话,从「田中与四郎」到 「千宗易」再到 「千利休」,这位五百年前的茶人究竟经过什麽样的认同转折?
再从,茶道的发源来看:「千利休」虽被尊为「日本茶圣」,但将茶带入日本的其实是禅僧荣西(西元1141-1215)。
 
由于禅僧非常喜欢喝茶,渐渐地,日本武家和贵族也兴起了喝茶的风潮,非常流行举行茶会,只是多与酒宴一起进行,所以多是在酒足饭饱之后,再像宋人一样,斗茶助兴。之后,品茶的风气随著模仿斗茶的游戏(茶歌舞伎)传到民间,喝茶开始大规模流行起来。
只是,日本后来发生应仁之乱(1467-1477),人们心中倍感绝望,无常观大为流行,重视「閒雅」的东山文化,随著临济宗的银阁寺兴建慢慢形成,只喝茶的「茶会」大为流行,最后,由僧侣村田珠光开始制定「茶礼」,将茶室的尺寸订为四张半的榻榻米,开启了重视寂静枯淡的「东山殿侘茶」传统。
而千利休正是继承了珠光的直系弟子武野绍鸥的茶汤仪式,再与「怀石料理」相结合,也使「茶点」成为日本茶道中的重要元素。不过,细究「怀石料理」的起源,其实是北宋文人苏东坡,由此可见日本茶道在奠基的过程中,处处受到来自中国宋代的影响。
只是,中国喝茶的方式,不断随著历代而改变,倒是日本茶道保留了最多宋代时期的喝茶方式。从这点看,所谓的「日本茶道文化」其实也可视为「东亚汉字文化圈」在宋代时期的一股分流。在这个前提之下,也许我们可以一起检视丰臣秀吉(1537-1598)和千利休的关係。
利休从织田信长的时代就开始担任茶头(茶会主持),为其奉茶,所以就政治而言,利休虽然出身商人,但很早就因为织田信长的赏识,得享大名,是当时著名的美学大师。
 
不过,在贵族出身的织田信长因为本能寺之变被杀后,利休就不得不学习和后来夺得天下的秀吉相处。只是,秀吉油嘴滑舌、性喜豪奢,又爱逗弄人,和崇尚恬静寡言的禅宗美学似乎天生相剋,纵然利休最后还是成了秀吉名下的茶头,但相处恐怕并不愉快。
 
 
既然两人品味天差地远,要彼此真正欣赏,恐怕不太可能,所以问题也许是:千利休为何非得当丰臣秀吉秀吉的茶头不可?
这些疑问,或许都可以「堺」这个城市过往的历史找到解答。在千利休的时代,位于大坂南边的「堺」是日本最繁华的城市,是个自由贸易港,拥有自治权,还拥有佣兵组成的自卫队,更重要的是,是个聚集从事南蛮(西班牙、葡萄牙)贸易商家的据点城市,据说在当时的影响力不下于京都。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稍微回顾东亚海洋历史,找到一些日本海港贸易都市的发展脉络。从西元七到九世纪间,日本开始积极和唐人交往,并且派遣大批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时,就是取道海路。只是,一开始多是沿岸行驶,之后,在朝鲜半岛情势变化时,才尝试横渡东海,但是危险性也因此大幅提升。
到了西元十到十三世纪,海上航行的相关科技开始发展,海上贸易发达,宋朝也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商并对商品课税,而日本博多也在此时成为重要的海商聚集处。到了西元十四世纪中叶的元朝晚期,元朝统治鬆动,高丽和日本的政治情势也不稳,海上势力也各自集结,因此衝突不断。到了明朝初期,又开始积极削弱海上势力,进而歼灭,同时实施「海禁」,以官方力量强力切断私人海上贸易之路。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一方面觉得来自西班牙、葡萄牙的商人与传教士会造成日本国内的政治问题,一方面想要透过对外的战事削弱日本本土的纷争,所以决定出兵朝鲜。
但是,对于聚集在「堺」这个以南蛮贸易为主自由贸易港的商人,秀吉的政策自然威胁了他们的利益。明代虽然禁止私人贸易,但还是允许透过官方管道,进行贸易,只是,取代信长成为日本盟主的秀吉没有试图与明朝官方建立贸易管道,反而是在取下博多之后,为了国内政治的考量,准备攻佔朝鲜,甚至征服明国,这就不是堺商人集团所认同的方式了。
作为堺商人的重要成员,千利休无法改变秀吉的决定,自然只能选择「消失」了!至于,千利休是不是真的是如传说中「切腹自杀」,答案似乎就不是那麽确切了。毕竟,「切腹」是「武士」的传统,而千利休除了不是武士出身外,似乎还与中国与朝鲜有很密切的关联。
对「堺」商人而言,在中国被视为日本人,在日本被视为中国人,也许是很稀鬆平常的。说利休的祖父姓是「田中」可能是后代子孙的一种说法而已,他真正的认同应该是姓「千」,而「利休」则只是因为丰臣秀吉缘故所得到的居士号。与其说「利休」代表「收藏锋利」,不如说是日本本土势力要海商放弃海上贸易的诸多利益。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