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深圳茶博会,一场博弈一场梦

发布时间:2024-11-21 来源:茶知识: > 普洱茶 作者:chazhishi.com
导读: 背景资料: 12月16日,受华巨臣公司邀请全国茶行业媒体纷纷抵达深圳(除特殊情况),专人专车接机并送至酒店入

  背景资料:

  12月16日,受华巨臣公司邀请全国茶行业媒体纷纷抵达深圳(除特殊情况),专人专车接机并送至酒店入住。

  12月17日上午,茶行业媒体联席圆桌会议,茶媒体负责人探讨联盟事宜;下午,中国茶城发展圆桌会议,茶城负责人讨论“茶城如何突出重围”。

  12月18日,华巨臣为茶行业颁发了十几项“鼎承奖”,启动“茶人节”;同时,中国茶界领袖高峰论坛盛大举行,八马、则道、老舍茶馆、江南茶仓等负责人现身说法,剖析自己的商业模式,并授受观众提问和专家点评,最后专家就观众关心的茶业热门话题一一解答。

  12月19日,第7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紫砂、陶瓷、茶具工艺品展(简称深圳茶博会)正式开幕。
 
  媒体观察(一家之言):

  首先不得不承认,出门在外,落地就有人接待是件幸福的事情。

  主办方对邀请来的八方媒体连续数日“吃住行”全包,需要一定的实力和保姆精神。当然,媒体主编及编辑记者们也于第二天被安排“上班开会”。由于主题明确,大家也都对茶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情,座谈起来务实而彼此受益,媒体间增加了交流和了解,而主办方也获得了庞大的智库联盟。
 
  这是多赢的开始。华巨臣公司导演得无可挑剔。

  不曾想,原来这只是一场盛大博弈的开始。而媒体们,既首当其冲成了主角又充当着《集结号》的吹号手。在媒体们纷纷现场通过微博微信发布联盟会议信息向全国广而告之的同时,主办方也迅速于会议后不久以第一手资料最先整理出完整的通稿以自己的公众微信平台发布报道。当晚,《茶为媒》观察到,同行们基本情不自禁地转发了那条主办方的官方微信。这也许是出于敬业精神和传播理念,也许还由于,那条微信上,有着各媒体当家们的镜头。

  毫无疑问,通过一天的会议,主办方成了最大的赢家——需要强调的是,媒体们也都不吃亏,华巨臣赢在整合与服务。

  后面的事与媒体自身的利益无关,媒体继续发挥着应有的“第一现场”作用。但紧接着,有的茶商于茶博会开幕前一天兴高采烈地上台领奖、留影,拿回一个个甸甸的奖牌证书,奖项如“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普洱茶(黑茶/黄茶/红茶/绿茶/乌龙茶)品牌”、“2013年最具成长力黑茶品牌”、“紫砂工艺传承奖”等等。至于获奖者是否都是参展商,未经一一核实;至于评选的流程如何操作等也大可不必较真。试着换个角度想想,这些奖牌荣誉,难道不是种种博弈的结果吗?能评上之最的企业首先肯定付出过很多努力,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和成就,至于为什么是这家获奖而不是那家,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就像评茶一样,专家们和观众们也经常各执一辞。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实力的基础上多种利益博弈的结果。

  还有那论坛,高规格、高效而高调。“重构商业模式”,多好的一个主题。在中国商业模式第一人、北大汇丰商学院副院长魏炜教授,中国资深战略营销专家张心忠,和君咨询茶事业部总经理蒋同,《创富志》主编张信东等专家的临场发挥中,茶界有了一个空前的对话,留下令人深思的回响。
 
  可是,企业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吗?恶性竞争的本性和急功近利的顽疾能因此改变吗?商业模式的案例分析和探讨是广告还是争辩?是激起了创新的梦想还是继续奔向茶行业的互相模仿?
带着茶企们的梦,第二天,茶博会隆重开幕了。领导、观众、同行、客商、媒体云集。热闹与浮华冲淡了前日的梦,茶商们都回到残酷的现实中,一片忙碌。
那又是一场赤身的博弈。(《茶为媒》王添福)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邮箱:mail@chazhishi.com

为您推荐

今日要闻

普洱茶

茶百科

红茶

绿茶

更多

乌龙茶

白茶

资讯

茶场

制茶学

茶人